相关习题
 0  129298  129306  129312  129316  129322  129324  129328  129334  129336  129342  129348  129352  129354  129358  129364  129366  129372  129376  129378  129382  129384  129388  129390  129392  129393  129394  129396  129397  129398  129400  129402  129406  129408  129412  129414  129418  129424  129426  129432  129436  129438  129442  129448  129454  129456  129462  129466  129468  129474  129478  129484  129492  170175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在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期间要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拟南芥由于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 。乙图中CO2产生于第 阶段(填图中序号)。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 (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

(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①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

量达到2.2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 μmol CO2•m-2•s-1。

②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 技术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3)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d处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4)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或者“减少”)。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二中的生物对应图一中的 (用字母表示)。在①③和②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为

(2)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生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 Kg (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3)植食性动物能根据植株的性状、气味等因素判断食物并进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甲、乙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提取 (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图乙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3)图丙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 。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之 (填“前”或“后”)进行的。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 酶。

(4)若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酵母菌,应使用 培养基。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樱桃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和

(5)若想检验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曹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④过程不会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曹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AIDS抗体的水解过程,其作用的结果都使抗体失去与AIDS结合的本领,根据图示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IDS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的部分结构改变,功能就可能丧失

C.AIDS抗体识别AIDS的部位在抗体结构的两端

D.胃蛋白酶使抗体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曹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曹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鉴定性实验、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调查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实验时,可依次向待测样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

B.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 可以设置不同梯度的低温进行实验,确定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温度

C.设计探究实验时,自变量的设置应考虑周全,而无关变量可忽略不计

D.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曹县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

B.研究蝾螈细胞核的功能实验中,将其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C.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的实验中,甲组用锡帽罩住尖端,乙组去掉尖端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分别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