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湖北黄冈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容下列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
(1)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必须经过_________后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若要对从土壤中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作进一步鉴定,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当 pH升高同时,该物质将变成_________色。
(2)在香料工业提取的“液体黄金”玫瑰油中, 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_________.
(3)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通常选用 进行培养可以获得不含病毒的脱毒苗。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来检验,现象是_________。如果用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其反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北黄冈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3年7月,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现教授与研究伙伴共同宣布全球首批经全基因组测序的 PGD/PGS试管婴儿在长沙诞生。新技术的突破意味着通过设计试管婴儿解决部分不孕不育问题的同时,部分肿瘤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家族性遗传也将有望避免。
(1)设计试管婴儿时为了提高受孕率,胚胎移植时多采用多胚胎移植,因此需用_________处理促进母亲排出更多的卵子。
(2)胚胎发育的卵裂期在 (填“透明带”或“放射冠”)内进行。受精卵经72小时体外培养发育成32细胞左右的胚胎,叫做 ,可用于胚胎移植。
(3)为了某些需要,需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 (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为模板;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 ,在 催化作用下进行PCR扩增;最后与SRY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胚胎为 性。
(4)设计试管婴儿、克隆人等都是引起人们广泛争论的问题。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即可利用人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治疗人类疾病,在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时,可用微型吸管把位于 之间的第一极体一并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水稻对SiO44-的吸收量大,是因为水稻细胞内SiO44-含量低
B.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差异与细胞膜上载体多少有关
C.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
D.Ca2+、Mg2+和SiO44-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a、b、c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等
B.b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
C.c过程中转运I号氨基酸的tRNA含有起始密码子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a、b和c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出现四分体
B.CE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C.D点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
D.EF所示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13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B.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相同
C.若同一种地雀来到13个不同的岛屿后,形成13个个体数量不多的初始种群,它们的基因频率是相同的
D.不同小岛上地雀的基因频率一旦出现差异,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成不同的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
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l)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材料中,能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代替_____,最终观察到细胞核中呈_____色。
(3)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最终的颜色是____,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的正确使用顺序是__________。
(4)某同学完成C组实验后,绘制了下图:
一般情况下,该实验需要进行____次显微观察,实验过程中若图中结构7的体积逐渐变大,外因是__________;原生质层是由图中____(填数字序号)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长相同,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下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总时长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l00%。请回答下列问题:
(l)光照期间,能进行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光下产生的__________用于C3的还原。
(2)四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__组。
(3)B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__________(填“小于50”或“大于50小于94”或“大于94”)。
(4)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