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下列关于不同信号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都应含碳元素,原因是信号分子都是有机物
B.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对应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C.同一信号分子最终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比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代谢
D.酶也应属于信号分子,该物质能使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把解离后的根尖直接放到龙胆紫染液中染色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放入甲基绿、呲罗红混合染液中染色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科学家认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并将相对新的合成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让其分化并逐渐衰老。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衰老的细胞可作为抗原,被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
B.成体干细胞仍保留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C.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根据该假说可推测生物体内的成体干细胞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需氧呼吸,bc段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d段为厌氧呼吸
B.bd段的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C.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乳酸大量积累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
D.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 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可能会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 。据图推测,该植物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
(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暗反应利用的物质是 。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 (
写出两种)。
(3)图中B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 。
若图中B点和D点对应的纵坐标分别的是15和30,且植物处在B点和D点对应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分别为m和n,则m与n的数学关系式为 。
(4)A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研究者用含 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 (用化学式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用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
(3)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
(4)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走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Ⅱ.为了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二步: 。第三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
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五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
(5)改正步骤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
① ;
② 。
(6)补齐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 。
(7)预期实验结果:第四步注射以后,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从高到低的组别依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
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同化能量 | 1.1×10 | 2×107 | 1.4×109 | 9×107 | 3.4×106 |
(1)在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率是 。
(2)种群乙在该生态系统处于 营养级,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 图1 中 (填数字序号)=2×107,C 表示 。
(4)图2 中___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 信息,说明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