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完成有氧呼吸的生物都有线粒体
B.呼吸作用能为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提供载体和ATP
C.用14 C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可在其肝糖元中发现14 C
D.离体的线粒体也能完成分解葡萄糖的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A组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 )
A.促进细胞分化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衰老 D.促进细胞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对应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几率是0
C. ①时期核糖体活动旺盛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 4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能全面阐述细胞核功能的一项是……( )
A.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 B.遗传信息库及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江苏金坛调研)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20 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为7~10 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1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 ℃下经过40 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大多数人所接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序有关
B. DNA是一切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遗传信息载体
C.胆固醇、性激素、VD都属于脂质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包括A、C、G、U、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中肯定有S元素
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