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C.脂肪的鉴定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染液
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含有糖蛋白
B.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C.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可以进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
B.细胞器b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只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c中可以进行产生水的生理过程,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
B.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C.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2中b点开始,离子吸收速率主要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
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基绿一吡罗红分别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特异性染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基绿一吡红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甲基绿一吡罗红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
C.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毗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不含有RNA
D.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含大量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部分结构简图,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B.人缺铁会导致贫血
C.如图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人的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一高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 D.胆固醇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