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082  133090  133096  133100  133106  133108  133112  133118  133120  133126  133132  133136  133138  133142  133148  133150  133156  133160  133162  133166  133168  133172  133174  133176  133177  133178  133180  133181  133182  133184  133186  133190  133192  133196  133198  133202  133208  133210  133216  133220  133222  133226  133232  133238  133240  133246  133250  133252  133258  133262  133268  13327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第10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2)第16~⒛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食物充足;竞争者减少;捕食者减少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第一中学校高三质量检测(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 Tempi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B.图中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C.富含脂肪的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

D.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与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叶绿素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与糖类相比,叶绿素分子中特有的元素是氮(N)、镁(Mg).
(2)将绿叶中提取的色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在光谱中可以看到明显变暗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分离色素所依据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用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3)植物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形成的幼苗,节间特别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从光合色素形成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黄化现象”说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类胡萝卜素的形成可以不需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C.在进行无氧呼吸时,动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植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
D.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小组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铁线莲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并分析回答问题(曲线叶绿索a/b表示叶绿索a含量与叶绿素b含显之比):

(1)从铁线莲绿叶中提取色素时,所得滤液颜色偏设,分离得到的四条色索带都不清晰,则可能添加的化学药品是二氧化硅(SiO2).
(2)铁线莲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3)如ra所示,当遮光比例达到io%以上时,随矜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总含s随之增加,其中叶绿素b含蛩增加更多,这是对弱光环境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比例达到90%时,叶绿体中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与10%遮光处理相比,不遮光处理的植株干逭较小.可能的职因是光照强度过大,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因此在生产中为了保证铁线莲的产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的遮光处理.
(5)该小组欲测定铁线莲叶片在25℃下的呼吸速率,设计了简要的实验,思路如下:将上述棺物叶片贤于密闭容器中,在25℃、10%遮光条件下,测定叶片 CO2的释放该实验思路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给予改正:10%的遮光条件是错的,应改为黑暗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利用微生物转化胆固醇在医药生产上有重要作用.实验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胆固醇转化菌株的过程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人员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富集培养液①中培养时,需要将其置于摇床上不断振荡,其主要的作用有增加溶解氧
(2)培养一段时间后,从①中取适量培养液转移接种到选择培养液②中培养36h后,再转移到相同的选择培养液③中培养.与培养液①不同,培养液②③成份的主要特点是以胆固醇为唯一碳源.在相同的培养液②③中转移培养主要是为了避免原培养液中的干扰,同时,又可以筛选纯化获得可转化胆固醇的菌种
(3)从③中取适量的培养液涂布到④之前,需要,涂布前需将涂布器灼烧并冷却
(4)根据⑤中菌落的形态特征,选取所需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⑥中临时斜面保藏.
(5)为进一步鉴定菌种,需从菌株中提取少量的DNA分子通过PCR(填技术)扩增并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科研人员以面包酵母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培养基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好培养基(液)后,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处理培养基(液),以保证严格无菌.
(2)将盛有酵母菌菌液的培养瓶振荡摇匀后,再利用移液器分别量取10m-菌液,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中,立即取样、计数,并置于35℃恒温箱中培养.
(3)通常利用血球计数板来计数各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观察、检测发现,在初始阶段酵母菌浓度极低,科研人员改为对整个大格中所有的菌体进行计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验后期,各组酵母菌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pH改变等等.
(4)图中数据表明,马铃薯溶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也较低,主要原因是碳源(或葡萄糖)不足.在0-120h范围内,“马铃薯十5%葡萄糖”组酵母菌的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先增加,后减小.比较各组别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营养(或碳源)条件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如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宿主细胞DNA的正常复制过程相比,FX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模板、酶不同
(2)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的m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3%,23%.则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嗦岭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2%
(3)基因D序列所含碱基数比基因E序列多183个,基因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是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导致基因D表达过程合成的肚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Q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A∥T替换成G∥C
(5)一个DNA分子上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除了可以节约碱基、有效地利用DNA遗传信息量外,其主要的遗传学意义还包括参与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产生缺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这些染色体片段便浓缩在主核(细胞核)之外,形成了微核(如图1所示).蚕豆(2n=12)根尖微核测试技术被列为国家监测水质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利用微核测试技术进行“校园内池塘水污染情况调查”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浸种催芽:将大小均匀的蚕豆种子,在25℃等适宜条件下浸泡、催芽,待大部分根长至1-2cm左右,即可选作实验材料.
②采集池塘水样:从校园池塘的5个不同地段采集水样.
③待检测水样处理根尖及恢复培养:选取步骤①中根长度一致、生长良好的种子30粒,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放人5个盛有待检测水样和1个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液体量以浸没根尖为限.在25℃下处理24h后,取出种子,用蒸馏水漂洗三次,洗净后再置人铺有湿润滤纸的瓷盘中,25℃下恢复培养24h.
④制作蚕豆根尖临时装片:切取各培养条件下获得的蚕豆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中的染色体后,按正常步骤制作根尖临时装片.
⑤观察统计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过程中,用检测水样处理后,需要在25℃下恢复培养24h,主要目的是促使细胞进入下一细胞周期的间期,便于观察微核
(2)制作蚕豆根尖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以文字和箭头表示).实验过程中,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质)进行染色,以便于镜检.
(3)从生物变异的结构类型来看,微核的产生属于染色体变异.通常选择间期细胞进行微核统计的原因是间期细胞核完整,有利于将细胞核与微核区分开来
(4)实验人员在高倍镜下很难发现如图2所示的蚕豆根尖细胞分裂图象,主要原因是该时期(或“有丝分裂中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很小
(5)若要获得四倍体的蚕豆细胞,可用秋水仙素(填试剂)处理蚕豆幼苗的茎尖适宜时间,处理后的植株茎尖细胞染色体组数可能是2或4或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缺锌对苹果植株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叶片类型锌含量
(mg•kg-1
单个叶面积(cm2叶绿素含量(mg•g-1FW)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FW)净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胞间CO2
正常叶 21.9 28.8 3.18 0.45 16.6 443 268
潜病叶 15.0 12.0 3.03 0.50 14.8 430 277
病叶 11.2 2.6 1.51 0.30 12.1 410 295
注:FW表示鲜重
(1)测定苹果植株叶片锌含量时,每类叶片通常不能只选择一张,主要原因是防止因一张叶片的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选取苹果植株每类叶片中新鲜叶片0.1g,剪碎,加人20mL乙醇与丙酮(1:1)棍合液,乙醇与丙酮混合液的作用是溶解(提取)色素,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迅速研磨,获取色素提取液.
(3)为了进一步测定不同类型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进一步测定各组叶片的呼吸速率,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与苹果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
(4)据表分析,缺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锌引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减少,光合面积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缺锌还会造成叶绿体中某种复合物OEC的结构被破坏,直接导致O2的产生量显著减少,据此可推测OEC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由此可见,缺锌造成苹果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