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325  133333  133339  133343  133349  133351  133355  133361  133363  133369  133375  133379  133381  133385  133391  133393  133399  133403  133405  133409  133411  133415  133417  133419  133420  133421  133423  133424  133425  133427  133429  133433  133435  133439  133441  133445  133451  133453  133459  133463  133465  133469  133475  133481  133483  133489  133493  133495  133501  133505  133511  13351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C.蓝藻和硝化细菌都是自养型生物,但利用的能量来源不同
D.细菌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内填序号,“”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填字母)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4)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C图(填字母)
(5)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B、C.
(6)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为0.
(7)根据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图,画出一个细胞周期的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画在右侧空白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福州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与其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葡萄糖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C.视野中观察到细胞质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D.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过6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1为某生物体内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ae;具色素的结构是ab;具有核酸的结构是ace;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h]细胞膜,研究表明,结构h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就越多.从结构h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解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糖蛋白.
(2)若图1是胰腺腺泡细胞,其分泌物分泌过程中体现出h的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
(3)g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若此时细胞中包含24条染色体,则在图1时期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若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否
(是、否)会出现g的现象?原因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
(4)若图1是根尖细胞,则没有图2中的[a]叶绿体和[d]中心体,f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是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将细胞培养成个体,可运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实现.
(5)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吸水胀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78
温度(℃)1010202030304040
光照强度(LX)10000100001000010000
开始时CO2量(单位)5.05.05.05.05.05.05.05.0
12h后CO2量(单位)4.55.13.55.41.95.92.05.8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自变量是温度,该实验设计方案忽略了二氧化碳浓度(某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主题是: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影响.
(3)序号1、3、5、7在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净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
(4)若想确定天竺葵生长的最适合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在温度30℃左右改变光照强度,设置多个梯度光照强度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与原实验相同,测定比较单位时间内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生命系统的角度理解,大熊猫盼盼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是一些生物实验,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观察胚胎干细胞的分裂发现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紫色来自液泡;
③观察大肠杆菌的分裂,发现核仁的消失与重建;
④观察黑藻叶片可以看到叶绿体的移动;
⑤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说明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⑥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⑦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观察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时,观察到了某动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则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的相关事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克隆多利绵羊的诞生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
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的化学能,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5×103kJ/m2•y.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E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步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