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901  133909  133915  133919  133925  133927  133931  133937  133939  133945  133951  133955  133957  133961  133967  133969  133975  133979  133981  133985  133987  133991  133993  133995  133996  133997  133999  134000  134001  134003  134005  134009  134011  134015  134017  134021  134027  134029  134035  134039  134041  134045  134051  134057  134059  134065  134069  134071  134077  134081  134087  13409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酶、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D.酶、载体、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短跑结束后血液乳酸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河北学业考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脑缺血引发,闹缺血同时会增强中性粒细胞产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出现脑组织氧化损伤的炎症反应,现研究小组想探究香青兰总黄酮(TEDM)对脑缺血造成脑梗死的影响,实施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重量相同、生长良好的大鼠分成四组,每组5只
步骤二:分别灌胃给药不同剂量TEDM或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
步骤三:5天后实施手术,在大脑中动脉插入鱼线,造成脑缺血
步骤四:2h后拔出鱼线,恢复动脉畅通,22h后取脑检测
结果记录:
组别处理剂量(mg/kg)脑梗死面积/%
范围均值
A蒸馏水/24.14-19.0221.58
BTEDM5018.23-13.3515.79
CTEDM2520.58-15.4117.99
DTEDM12.523.36-17.8020.58
(1)分析数据,实验结论为使用TFDM,可减少脑梗死面积.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
(2)分组中的A组在生物学实验中成为对照组,每组实验均有5只小鼠参与,其目的是减小误差.
(3)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除A组外,还可增设的一组实验是实施手术不插入鱼线,其他操作与A组一样.
为了探究TEDM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还可以检测什么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探究大气CO2浓度变化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三种作物所处环境的CO2浓度分别进行如下控制:自然CO2浓度(375gμmol•mol-1,简称[375]、倍增CO2浓度(简称[750])、倍增后恢复到自然CO2浓度(先在倍增CO2浓度下生活60天,再转入自然CO2浓度下生活,简称[750-375]),每种作物的三种处理均设置3个重复组,测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当CO2浓度升高为[750]时,植物细胞叶绿体内的C5含量将减少.
(2)由图数据分析可知,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三种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增大,这主要是CO2浓度倍增时净光合速率增大与蒸腾速率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3)根据组[375]与[750-375]组数据可处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4)为进一步测定在[375]和[750]条件下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应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干旱胁迫水分充足 
[375][750][375][750]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22.5 23.95 27.05 31.65
 呼吸速率(μmol•s-1 2.36 2.21 3.23 3.34
 光饱和点相对值 900 900 850 1100
 叶绿素相对含量 12.012.5  13.014.2 
①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为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在水分充足、[750]时大豆的真正光合速率为34.99μmol•m-2•s-1
②在水分充足条件下,[750]能显著提高大豆的光饱和点,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CO2浓度增加,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的能量增多;另一方面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大豆捕获光能的能力增强.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通过增加水分供应,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措施可降低干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及研究对象选用的染色剂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苏丹Ⅲ染液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果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出现蓝色反应
(1)请将图表中使用的染色剂补充完整:⑤斐林试剂⑥双缩脲试剂.
(2)该同学归纳的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有①②④(填实验序号).
(3)实验①过程中用到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洗去浮色.
(4)实验②中,使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5)实验③④所选择的染色剂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实验③中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现配现用),实验④中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1ml,摇匀后再加入B液4滴摇匀.
(6)上述四个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①②.(填实验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制备单克隆抗X抗体的过程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
(2)在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体外无限增殖和分泌特定抗体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4)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杂交瘤细胞⑤⑥的目的是筛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与传统从血清提取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通过二倍体植株甲(自花传粉植物)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B、C、D、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
(1)植株A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2)培养植株D的过程中,由离体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若要制备人工种子,则需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结构,再包裹上人工种皮.
(3)获得植株E的过程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其过程中两个原生质体融合时,常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
(4)植株A、D、E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植株A、B、C、D、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植株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人体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中的碱基有C、G、A、T、U
C.人体内的酶大部分是蛋白质,而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D.蛋白酶能够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化合物含C、H、O、N和S等元素,则该化合物一定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免疫功能B.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
C.催化功能D.载体运输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