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3903  133911  133917  133921  133927  133929  133933  133939  133941  133947  133953  133957  133959  133963  133969  133971  133977  133981  133983  133987  133989  133993  133995  133997  133998  133999  134001  134002  134003  134005  134007  134011  134013  134017  134019  134023  134029  134031  134037  134041  134043  134047  134053  134059  134061  134067  134071  134073  134079  134083  134089  13409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B.
②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frac{N}{2}$水平.
(2)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能力,但这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一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适量的酵母菌,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4℃10℃20℃35℃55℃90℃
500.20.40.700
1001.01.31.20.10
150.11.92.22.80.20
200.23.13.34.40.30
250.34.04.55.00.40
(1)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C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C.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35℃.分析90°C时,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酶失活,酵母菌无法呼吸,所以没有气体量的变化.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装置中的O2,保证无氧环境.
(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代谢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生产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白叶枯病菌感染所致.研究发现,野生稻中存在抗白叶枯病的性状.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野生稻中克隆得到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基因,并转入水稻细胞,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选取甲和乙两个抗白叶枯病的转基因植株,分别自交,结果见下表.
亲本子一代
抗白叶枯病(株)不抗白叶枯病(株)
28998
37025
请回答:
(1)白叶枯病菌属于细菌,其细胞内DNA主要位于拟核部位.
(2)抗白叶枯病基因在转录时,首先是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转录后的RNA需在细胞核中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翻译时,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并沿着mRNA移动,一条mRNA上往往串联着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些核糖体上翻译出来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相同/不同)
(3)如果转入水稻的抗性基因都能正常行使功能,乙的自交子一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比例显著比甲的低,其可能的原因是乙细胞中有两个抗性基因,且两个抗性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从基因组成看,亲本乙能产生3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写出甲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杂交获得F1的过程(假设:抗性基因为R+、无抗性基因为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花生是一种在我国广泛栽培的油料和经济双重农作物.开花期的生长状况对花生产量有很大的影响.有人在该时期喷施不同种类的肥料,以提高光合速率,测得结果如下:

(1)植物吸收磷肥后,可作为合成核苷酸、磷脂、ATP、五碳糖等(至少写出三种化合物)等化合物的原料.
(2)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碳反应阶段三碳酸的还原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卡尔文循环中形成的第一个糖产物是三碳糖,在稳定环境中,它大部分用于RUBP的再生.
(3)据表分析,施用过磷酸钙能增加净光合速率的内因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反应速率,从而增加净光合速率,喷施硫酸钾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是促进(促进或抑制).
(4)影响气孔导度的主要植物激素是脱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图.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
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
C.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会改变种群K值的大小
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保加利亚玫瑰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个品种,其花色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现有某科学兴趣小组,将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其中实验3由于相关记录资料丢失,导致表现型比例缺失):
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
实验3:白乙×粉红,F1表现为白,F1×粉红,F2表现为白、淡粉、粉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加利亚玫瑰的花色遗传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理论推算,实验3的F2表现型中白:淡粉:粉红=2:1:1.
(2)保加利亚玫瑰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显示出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一种性状可受多对基因控制.
②上述基因在控制相关酶的合成过程中,前体mRNA的加工场所位于细胞核.
③若A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酶2的基因是B,实验中所用的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3中F1与粉红植株杂交产生子代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玫瑰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A基因控制紫色性状,a控制白色性状.现某研究小组将一种修饰基因B导入该植物某染色体中,该基因能淡化该植物花颜色的深度.研究发现植物具有一个B基因时颜色变浅为红色,具有两个B基因时为白色(无修饰基因B时用b表示).现有三个纯合品系,白色1、白色2和紫色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亲本F1表现F2表现
白色1×紫色紫色$\frac{3}{4}$紫色,$\frac{1}{4}$白色
白色2×紫色红色$\frac{1}{4}$紫色,$\frac{1}{2}$红色,$\frac{1}{4}$白色
白色1×白色2红色$\frac{3}{16}$紫色,$\frac{6}{16}$红色,$\frac{7}{16}$白色.
(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控制花色的基因与导入的修饰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修饰基因B导入体细胞中,从而培育出红色植株,该育种方式的明显优点为定向改变生物性状或克服远缘亲本杂交不亲和.
(3)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白色2的基因型为AABB.第Ⅲ组F2中开白花的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2种.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紫色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5}{9}$.
(4)玫瑰花色遗传过程中说明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一对或两对对基因控制,玫瑰花色由花青素决定,而花青素不是蛋白质,故A基因是通过控制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控制紫色性状.
(5)为鉴别第Ⅲ组F2中某一白色植株的基因型,用非转基因白色植株进行杂交,若后代只有红色和白色的植株,则可判断其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判断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生物小组利用图一装置培养东阳香榧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香榧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

(1)香榧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2)香榧幼苗在t2时刻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叶肉细胞中的光合速率大于(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低点是t4
(4)t4补充CO2能显著提高植物的光饱和点,原因可能是三碳酸:CO2浓度增加,碳反应中用于还原所需要的能量增多.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缺Mg,会影响香榧幼苗对红光和蓝紫光光的吸收.
(5)如果香榧幼苗移入坡地,干旱条件下叶片衰老速率加快,与细胞内的细胞分裂素(激素)含量下降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φ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单链DNA,如图为φ174噬菌体的单链DNA中基因①②指导合成蛋白质的部分碱基序列(图中数字为相应的氨基酸编号,起始密码子:AUG、GU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重叠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
B.相同的碱基序列指导合成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相同
C.φ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直接作为转录的模板
D.基因②内部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会导致两个基因发生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 是(  )
A.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是产生兴奋的基础
B.刺激蛙离体的肌肉标本,发生的反应是一种简单的反射
C.适当提高细胞外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可上升
D.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外部表现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