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072  134080  134086  134090  134096  134098  134102  134108  134110  134116  134122  134126  134128  134132  134138  134140  134146  134150  134152  134156  134158  134162  134164  134166  134167  134168  134170  134171  134172  134174  134176  134180  134182  134186  134188  134192  134198  134200  134206  134210  134212  134216  134222  134228  134230  134236  134240  134242  134248  134252  134258  13426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F1F2
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②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黑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F1F2
实验三丁×纯合黑鼠1黄鼠:1灰鼠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黑色=2:1:1,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相应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A和新基因间的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种植物的花色由多对基因控制.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紫色花个体与另一紫色花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蓝色花,其比例为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13: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但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观点三: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是观点三.
(2)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定律.
(3)观点二的同学认为蓝色花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则子代中蓝色花的基因型是A_BbDd(或AaB_Dd或AaBbD_),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写出一种可能即可)
(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蓝色花个体进行自交,如果后代出现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7:9或37:27,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5)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该种植物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的探究.如图是花药培养产生植株的两种途径,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图示两种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②选材时,从花粉发育来看,一般选择处于单核期期的花粉培育成功率较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染色法.
③在配制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理由是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
A.一种氨基酸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单糖D.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糖蛋白进行的
B.人体内环境稳态有赖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C.种群密度变化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由图可知钠离子、钾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B.钠离子与氯离子是细胞内渗透压的主要来源
C.假设该细胞为神经细胞,降低细胞外液的钠离子浓度,则动作电位峰值会变小
D.细胞内外不同离子浓度的差异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个成年人在静止状态下,24h内有40kg的ATP发生转化,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kg/min.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末端磷酸基团周转极其迅速,在维持ATP含量的动态平衡
B.ATP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后可以成为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ATP是细胞内能量的通货是因为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健易断也易合成
D.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的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晒干的种子因自由水含量太低代谢缓慢而不易萌发
C.葡萄糖、乳糖、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D.DNA分子中含有氢键,而RNA分子中没有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转基因抗虫棉是人们应用较早的基因重组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转基因技术有了新的改进,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转基因过程通常选择的限制酶是EcoRI和BamHI,启动子的作用是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基因的转录过程.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主要依靠二者含有共同的黏性末端.
(2)需要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的过程是①和③(用标号).由棉株1获得单倍体苗的途径为:花粉通过诱导首先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再分化为试管苗.一般试管苗的形成,先诱导生成从芽(“从芽”或“根”),说明原因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利于生长.
(3)棉株l、2、3中个随机取出一个叶肉细胞,其细胞核中含有的目的基因个数分别为0、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据2014年11月《科学家》杂志报道,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该森林,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20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过程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过程,这是因为他们认为(  )
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B.褐色蜥蜴的入侵决定了绿色蜥蜴变异的方向
C.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改变了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
D.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
B.某一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C.癌细胞容易发生细胞凋亡
D.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