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384  134392  134398  134402  134408  134410  134414  134420  134422  134428  134434  134438  134440  134444  134450  134452  134458  134462  134464  134468  134470  134474  134476  134478  134479  134480  134482  134483  134484  134486  134488  134492  134494  134498  134500  134504  134510  134512  134518  134522  134524  134528  134534  134540  134542  134548  134552  134554  134560  134564  134570  13457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如图中的丁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所示细胞可同时出现在卵巢中
B.丙图可能是有丝分裂的图象,其对应丁图的DE段
C.乙图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和2
D.丁图BC段和DE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肯能相同,DNA数目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人的表皮生长因子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能与前脂肪细胞结合并使其增殖分化为脂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前脂肪细胞膜上具有识别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
B.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为脂肪细胞后,质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细胞溶胶中的mRNA种类完全不同
D.表皮生长因子调节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这种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都在核糖体上B.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DNA的复制都在有丝分裂间期D.遗传信息都贮存在脱氧核糖核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均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B.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观察减数分裂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浙江农科院用γ射线处理籼稻种子,培育出早熟丰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转基因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材料一“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妻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囊胚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材料二  下面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申请的一项专利:
申请专利号03109739.1专利申请日2003.04.14
名称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胰岛素的方法公开号1458161
公开日2003.11.26申请(专利权)林忠平
地址北京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搜索 发明(设计)人林忠平、倪挺、陈溪、胡武雷
专利摘要本发明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密码子的原则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并且在C端上加上KDEL的内质网滞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将该基因置于CaMV35S启动子和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番茄中表达人胰岛素.
据上述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那些技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至少写两项),若要得到“同卵双胞胎”,还需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
(2)“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技术上的区别是后者必需做植入前胚胎遗传学 诊断.
据上述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3)此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人胰岛素基因.将人工合成的DNA片段拼接在一起,所必需的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4)该项技术合成的胰岛素可在植物细胞的内质网中保存,以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被降解.
(5)用目的基因与农杆菌的质粒(或Ti质粒)结合构建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能否在番茄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番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和技术.
(1)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A组
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
1.4g2.1g0.2g10.0g1.0g15.0g
B组
纤维素粉NaNO3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
5g1g1.2g0.9g0.5g0.5g0.5g0.5g
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1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选择培养基.
2如果要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则需要选择上述哪种培养基A,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葡萄糖.
3在分离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加入酚红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某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若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将会呈现红色.
(2)下面是某同学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回答:
①本实验宜采用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个目的,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冷却后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至少答2项)
②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则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乙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它能通过一种称“假减数分裂”的方式产生精子,具体过程是:雄蜂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出现单极的纺锤体,在细胞的一极产生一个无核的细胞质芽体,不发生染色体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则按正常的方式进行;受精卵发育成蜂王或工蜂,蜂王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数目决定.
(2)雄蜂的一个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2个精子.
(3)蜂王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经过0次的DNA的复制,产生4个子细胞.
(4)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卫生“蜂),新类型Ⅰ的表现型是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包河区校级期中)如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测其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 B.其年龄结构较接近稳定型

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 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一观赏植物的花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小组对该植物进行诱变育种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F1F2
乙(白花)×丙(红花)全为紫花紫:红:白=9:3:4
(1)选择萌发状态的种子,原因是萌发的种子分裂旺盛,间期易发生突变;甲、乙、丙植株的出现分别是发生了显、隐、隐(显/隐)性突变的结果;突变植株很少,说明了基因突变频率较低.
(2)实验二结果说明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3)红花、紫花的出现都与细胞内对应的小分子有机物色素有关,A/a控制红色素合成.请在下面的方框内表示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性状的过程(用必要的文字和箭头)
白色物质→
(4)为进一步确定甲植株开黄花是A还是B基因发生了突变,科研小组接着做了实验三,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F1取F1黄花植株自交得F2
甲(黄花)×乙(白花)黄花:紫花=1:1
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白=3:1,则A基因突变.
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紫:白=9:3:4,则B基因突变.
(5)为了对上述突变株甲进行快速繁殖,应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中,除在培养基中加入必要营养外还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