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4450  134458  134464  134468  134474  134476  134480  134486  134488  134494  134500  134504  134506  134510  134516  134518  134524  134528  134530  134534  134536  134540  134542  134544  134545  134546  134548  134549  134550  134552  134554  134558  134560  134564  134566  134570  134576  134578  134584  134588  134590  134594  134600  134606  134608  134614  134618  134620  134626  134630  134636  13464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
A.细胞是多种多样的
B.病毒无细胞结构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已知果实颜色有黄色和红色,果形有圆形和扁形,下表为有关杂交和数据统计,请回答:
亲本组合后代表现型及株数
组别表现型红色圆果红色扁果黄色缘圆果黄色扁果
红色扁果×黄色圆果531557502510
红色圆果×红色扁果720745241253
红色圆果×黄色圆果603198627207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红色、圆果.
(2)以A和a分别表示果色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果形的显、隐性基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组别III的杂交过程(不要求写配子).
(3)有一种三体番茄,其5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番茄多了一条5号染色体).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非整倍体)变异.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一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其它染色体正常分离.将黄果二倍体番茄和红果三体番茄(纯合体)杂交得到F1,F1的三体植株与黄果二倍体杂交.若杂交子代果形的表现型以及比例为红果:黄果=5:1,说明果形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若杂交子代果形的表现型以及比例为红果:黄果=1:1,说明果形基因不在5号染色体上.
(4)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三体番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有12种不   同形态的染色体.
(5)研究发现,黄果番茄的5号染色体的SIMYB12基因的启动部位缺失,导致RNA聚合酶不能和该区域结合,影响了该基因的表达,从而不能积累类黄酮,降低了其营养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蛙的迷走神经和颈交感神经混合成为一根迷走交感神经干,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颈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二者的神经末梢都作用于心脏.为研究蛙心脏的神经支配情况,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1)取蛙一只,剪开颈部,暴露迷走交感神经干,剪开胸部,暴露心脏,做成如图所示装置.生理信号采集仪可以记录心搏强度(即心脏收缩能力)和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
(2)开启生理信号采集仪,描记一段正常的心搏曲线.
(3)通过刺激电极用3.0V的电刺激(第一次)迷走交感神经干,记录并观察心搏情况.结果心搏强度减弱,心率基本不变.
(4)休息一段时间后,在心脏处滴加阿托品,再用3.0V的电刺激(第二次)迷走交感神经干,记录并观察心搏情况.结果心搏强度和心率都增加.
请回答:
(1)蛙的迷走神经、交感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形成的.
(2)实验目的研究迷走交感神经干(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对蛙心搏强度和心率的影响
(3)在图2坐标中画出第一次刺激和第二次刺激后的心搏情况(要求补充横纵坐标).
(4)已知阿托品能特异抑制乙酰胆碱受体,从上述实验可知,交感神经能够促进蛙心搏强度和心率的增加.
(5)洗去阿托品,待蛙心脏恢复正常后,用15.0V的电刺激(第三次)迷走交感神经干,心脏表现为心搏强度和心率增加.为什么第一次刺激和第三次刺激引起的效果不同?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交感神经阈值更高(迷走神经更敏感、刺激强度低时迷走神经容易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葡萄果实的成熟主要受果实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平衡调控.对玫瑰露葡萄在始熟前的3周、2周、1周和成熟周内连续5天用100mg/L的脱落酸浸渍果穗,实验结果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未成熟的绿色葡萄果实本身能够产生脱落酸
B.脱落酸对葡萄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称为化学调控
C.成熟前1-2周处理可以提早促使果实中果糖含量迅速增加
D.成熟中的葡萄果实可以产生乙烯,乙烯有对抗脱落酸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与基因无关
B.O2浓度为a时,细胞产生的ATP全部来自线粒体
C.O2浓度为c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2倍
D.O2浓度为d时,向培养液中滴加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为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UBE3A蛋白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人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由此可知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P53蛋白积累量较多.检测P53蛋白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溶酶体(细胞器)来完成的.
(2)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为“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该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AS综合征患者的几率是$\frac{1}{3}$(不考虑基因突变,请用分数表示).
(4)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家族中的XLA男性患者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两点原因: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与该致病基因的表达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植物花瓣中色素合成的生化途径如图所示(A、B、E为控制相应生化途径的基因,且相互独立遗传),当红色色素和蓝色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紫色,黄色色素和蓝色色素同时存在花瓣时表现为绿色,三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白色.现有纯合紫色与纯合白色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花瓣颜色为紫色;F1自交产生F2花瓣的颜色及比例为紫色:红色:蓝色:白色=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EE×aaBBee.
(2)F2中蓝色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白色=5:1,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frac{2}{3}$.从F2中取出红色个体和白色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为$\frac{1}{3}$.
(3)研究人员发现F1中某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了6种表现型,研究人员推测该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突变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Ee,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27:12:9:9: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会出现膜电位的变化,受刺激部位的变化情况是( )

A.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B.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一直保持“内负外正”

D.一直保持“内正外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教育部将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校园足球升级,足球将作为学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分别表示足球课上一位学生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的每分钟血流量、耗氧量数据.其中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状态时,肌肉的相应变化最大,分析其中的原因:在运动过程中,细胞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来氧化分解更多有机物为机体提供能量.在踢球状态下,与学生心跳加快有关的主要是肾上腺素(激素)分泌增多,使心跳加快.
(2)图乙是某一下丘脑所处内环境示意图.下表是对应的体液部分物质组成及其浓度数值(mmol/L),则与A和B相对应的序号分别是a~d中的d、b.
成分Na+K+Mg2+Cl-有机酸蛋白质
ab1425.01.5103.36.016.0
c1474.01.0114.07.51.0
d1014010.3525-47
①激烈踢球时,人体肌细胞会因供氧不足而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但并不会引起血浆中pH发生剧烈的变化.血浆的pH保持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②在踢球过程中突遇暴雨,学生们因寒冷刺激瑟瑟发抖.此时C分泌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使相应细胞分泌激素n,当血液内激素m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激素n的分泌,则激素n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下课后,学生因出汗而引起口渴、尿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尿量减少的原因是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增加/减少).
(4)在踢球过程中难免摔跤蹭破皮肤,如果没及时处理被细菌感染皮肤伤口,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 )

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