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人的肤色深浅不一,受多基因决定。有学者假设其受n对基因控制,对父母均为每对基因杂合的家庭子女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要得出如图所示结果,应具备的理论前提是( )
A.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和个体存活力完全相同
B.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
C.n为4且每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D.每个显性基因对肤色影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与二倍体动物相比,一些人工诱导产生的多倍体动物生长速率更快、生存能力更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关于多倍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工诱导多倍体动物的机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动物比多倍体植物常见
C.马和驴杂交得到的后代骡子属于多倍体动物
D.三倍体动物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洋葱营养价值高,有“蔬菜皇后”的美誉。当受到损伤时细胞液中的蒜氨酸酶释放出来,催化细胞质中的ACSOs分解产生硫代丙醛—S—氧化物、丙酮酸、氨气等一系列挥发性物质。下列哪些措施能缓解切洋葱流眼泪的是( )
A.将洋葱放在水里切
B.用开水烫一下切
C.在冰箱里冷藏一段时间后切
D.带上墨镜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的切点不一定在识别序列内部
B.获取目的基因不一定用到限制酶
C.构建表达载体时可能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
D.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和产生的黏性末端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为研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2支20mL的注射器(除去针头),一段长5cm左右的硅胶管,镊子,培养皿,打孔器,滤纸,3%NaOH溶液,pH值分别为5.0、6.0、7.0、8.0、9.0的缓冲液,新鲜猪肝,H2O2 酶滤纸小圆片(将1g新鲜猪肝剪碎,置于研磨过滤器中充分研磨,加入10mL蒸馏水制成鲜肝液。用打孔器制作直径1.5厘米的滤纸小圆片,用鲜肝液浸泡1min后待用)。
实验步骤:
①拉出A注射器的活塞,用镊子将1片H2O2 酶滤纸小圆片贴到活塞的顶端,将活塞推入注射器底。
②用A注射器吸取2mL pH为5.0的缓冲液。
③用B注射器吸取3% H2O2溶液。
④用硅胶管如下图连接A注射器与B注射器
⑤将B注射器中的3% H2O2溶液迅速推入A注射器,
⑥平放装置,观察注射器中活塞的变化。
⑦利用该装置重复上述实验,测量pH为6.0、7.0、8.0、9.0时的情况。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因变量可通过 计算得出。
(2)若上述步骤③改为:用A注射器吸取3% H2O2溶液,堵上注射器头部,通过刻度读出反应产生的气体量,与实际值相比,结果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上述装置研究酶浓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利用上述装置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在pH为______环境下设置合理温度梯度。该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误差随温度上升而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下图装置探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的类型。
实验开始时,关闭阀门,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
时间(h)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距离(mm) | 0 | -10 | -20 | -25 | -30 | -33 | -35 | -35 | -35 |
装置2中着色液移动距离(mm)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注:负表示向左移动;正表示向右移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1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2)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表示 。
(3)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的原因是: 。请写出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
(4)无氧呼吸开始的时间应该在 h之前,有氧呼吸结束的时间应该在 h之后。
(5)若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下图为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血糖升高,促进胰腺中胰岛 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该激素通过促进 (填编号)所示过程可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2)正常人饥饿初期,血液中血糖降低,促进胰岛中 (激素)的分泌,该激素通过促进 (填编号)所示过程可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3)血糖的调节中枢位于 ,调节方式除图示外,还有 调节。
(4)虽然可用斐林试剂与班氏试剂(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检测葡萄糖,但由于尿液中的尿酸、尿素会影响 的检测效果,因此一般可用 检测某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某兴趣小组以白蒜鳞茎为实验材料,开展了“探究3-吲哚乙酸促进大蒜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配制浓度为10-3mol/L的3-吲哚乙酸母液。取11支试管分别编号“1~11”,用移液管取10mL母液注入11号管中。从11号试管中取出1mL母液,移入10号管内,再加入蒸馏水至10mL, 得到浓度为10-4mol/L的溶液。再从10号管内移出1mL溶液至9号管中,再加入蒸馏水至10mL,进行类似处理。分别在8~2号管内配出相应溶液。此时试管中溶液最多的试管为 号管。取1号管向其中加入 蒸馏水。
(2)取11个大小接近的蒜瓣,绑上标签,编号1~11,分别放在1~11号试管上,考虑到试管内径的差异和蒜瓣底部的形状不同,可采取 措施,使蒜瓣基部接触液面。将试管置于试管架上。
(3)将上述装置放置48h。外周环境尽可能保持低温潮湿,减少空气对流,原因是 。处理过程中要保证使蒜瓣基部接触液面。
(4)将蒜瓣取下,经 后,置于25℃同一营养液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生根数 | 3 | 11 | 21 | 47 | 19 | 3 | 0 | 6 | 0 | 0 | 0 |
(5)实验结论:3-吲哚丁酸促进白蒜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10mol/L
(6)评价:从实验设计角度看本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 ;本实验的实验结论难以成立的原因(至少写两点)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德国生理学家Otto Loewi研究发现,当用电流刺激青蛙的迷走神经时,青蛙的心脏跳动就减慢下来。Loewi提出疑问是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减慢的效应,还是其它可能原因。1921年他设计了双蛙心灌流实验。取两只蛙心甲、乙离体处理,其中甲上保留迷走神经,乙上的迷走神经剥离。使灌流液依次经过甲和乙。记录蛙心的心搏曲线,一段时间后用电流刺激蛙心甲上迷走神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注:图中的“↑”为开始电刺激刺激的时刻。
(1)结合实验设计,Loewi提出的导致蛙心减慢的其它可能原因是 ,实验中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是 。
(2)电刺激后,蛙心乙出现与蛙心甲的类似的变化时间滞后,原因可能是 。
(3)通过实验,Loewi验证了设想,揭开了神经细胞通讯的秘密,他把这种物质称为迷走素。后人研究发现迷走素的化学成分为乙酰胆碱。迷走神经释放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这种方式的意义是 。
(4)从功能上看迷走素和促胰液素激素的共同点是 。与1928年温特发现生长素相比,迷走素的发现从实验设计上的相同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江苏卷】 题型:
人工种子是一种含有植物胚状体或芽、营养成分、激素以及其他成分的人工胶囊。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
(1)某二倍体绿色开花植物基因型为DdTt,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可培育成“花粉胚”,进而制成人工种子,该种子萌发形成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
(2)如果外植体为植物的叶组织块,通过加入 酶使细胞彼此分离。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______。
(3)由于胚状体往往处于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所以诱导胚状体的同步化生长成了制备人工种子的核心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可促进胚状体的同步生长:
低温法:在细胞培养的早期对培养物进行适当低温处理若干小时,抑制 形成,滞留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增多。此时再让培养物回复到正常温度,细胞则同步分裂。
抑制剂法:细胞培养初期加入 合成抑制剂,使细胞生长基本上都停顿于G1期。除去抑制剂后,细胞进入同步分裂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