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5638  135646  135652  135656  135662  135664  135668  135674  135676  135682  135688  135692  135694  135698  135704  135706  135712  135716  135718  135722  135724  135728  135730  135732  135733  135734  135736  135737  135738  135740  135742  135746  135748  135752  135754  135758  135764  135766  135772  135776  135778  135782  135788  135794  135796  135802  135806  135808  135814  135818  135824  13583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绒山羊所产山羊绒因其优秀的品质被专家称作“纤维宝石”,是纺织工业最上乘的动物纤维纺织原料.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图甲表示含KIFⅡ基因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乙是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图(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分析回答:

(1)用SmaI完全切割图甲中DNA片段,其最短的产物含537个bp.图甲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性纯合子中分离出图甲对应的DNA片段,用SmaI完全切割,产物中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有2种.
(2)上述工程中,KIFⅡ称为目的基因;为了提高试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扩增,以获得更多的KIFⅡ.
(3)过程①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在过程③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成年母绒山羊.
(4)过程④称为核移植,进行过程⑤的最佳时期是桑椹胚期或囊胚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黄石期末)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研究发现,某水稻(2n=14)品种的配子成活率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R/r和Y/y表示.基因型为yr的雌、雄配子均致死,雌配子致死使稻穗上出现一些空粒,导致结实率下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形成7个四分体,若基因型为YyRr的1个花粉母细胞(相当于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个花粉粒,这两个花粉粒的基因型是YR.(不考虑基因突变)
(2)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植株杂交,F1自交,F2有6种基因型,F1的稻穗中,空粒所占比例约为25%.
(3)水稻的叶片绒叶对毛叶为显性,相关基因(D/d)位于5号染色体上,让绒叶Dd连续自交2代后,在后代绒叶水稻中d的基因频率为20%.
(4)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R/r位置不确定,为了判断R/r是否位于5号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①让基因型为YYRRDD与yyrrdd的水稻杂交,得到F1
②让F1自交,得到F2
③观察并记录F2的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若绒叶:毛叶=3:1,则R/r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
若绒叶:毛叶=8:1,则R/r位于5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M的气球状蔓生果的果皮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当地气候适宜其生存.平底金苏雨树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某种鸟A以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的果实及臭虫为食.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题中生物存在4条食物链,鸟A和臭虫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2)臭虫的喙有长短差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
(3)1920年到1980年间平底金苏雨树的数量呈S型增长.
(4)图3为生产者能量的去向,能量由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10.43%(保留小数点后2位).图中没有显示的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去向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单独给X处一适宜刺激时,膜内电流的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2、0.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递质受体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科学研究表明: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高于正常水平,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自身免疫病.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口渴”症状,是因为水分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而引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根据图回答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1)甲图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关系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能导致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的质量增加的图是B.
(2)乙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是叶绿体的类囊体(或基粒)结构,其上分布着光合色素能完成对光能的吸收等.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3)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中知道:
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率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μmol•h-1,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μmol•h-1
实际光合量/(μmol•h-1
1.22.43.64.8
光照强度/klx10.10.10.10.1
20.270.440.610.78
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外界CO2的浓度和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2klx,当实际光合量0.44μmol•h-1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2.04μmol•h-1,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0.85.若外界CO2浓度为6.0μmol•h-1,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0.95μmol•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科学家及实验方法”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
选项科学家及实验方法结论或观点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
B艾弗里将从S型菌中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加入DNA时,R型菌才可转化为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用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D科学家用假说-演绎法研究DNA复制DNA为半保留复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下列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四倍体小黑麦种子或幼苗获得八倍体植株;
②利用紫草细胞获得治疗烫伤的紫草素;
③培育转基因“向日葵豆”植株;
④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⑤利用茎尖大量繁殖三倍体无子西瓜.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以打破种子的休眠
B.植物激素都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C.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生长说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相似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