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秋•余姚市校级期中)关于物质具有专一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相应的抗原结合
B.一种载体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目的基因
C.一种tRNA只能运送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东城区期末)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酶 |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 | 二硫键数目 | Tm/℃ |
野生型T4溶菌酶 | Cys51,Cys97 | 无 | 41.9 |
突变酶C | Cys21,Cys143 | 1 | 52.9 |
突变酶F |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 3 | 65.5 |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A.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
B.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有关
C.突变酶中二硫键的形成与半胱氨酸的位置无关
D.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江西二模)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菏泽一模)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蒙山县模拟)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根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山东校级模拟)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如图表示其中的三种情况(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顺序是( )
A.甲=丙>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分组:
A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B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C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D组:蚕豆叶片+100ml pH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完全开放(% ) | 半开放(% ) | 关闭(% ) | |
A组 | 40.0 | 42.0 | 18.0 |
B组 | 1.0 | 11.0 | 88.0 |
C组 | 21.0 | 42.0 | 37.0 |
请下列回答:
(1)该预实验的目的是: .
(2)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需制片并观察.请写出制片的操作过程.
(3)依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写出2种).
(4)为进一步探究K+和Na+对促进叶片气孔开放的综合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实验方案.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D、E、F,依次加入100mLpH均为7的 和蒸馏水.
②在暗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剪取同样大小的若干叶片小块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照光4h左右.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⑤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 ,则说明K+和Na+都能促进叶片气孔开放,且作用效果可叠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某绿色植物,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不同光照下,该绿色植物从容器中吸收的CO2净增量36mg/h(定值),若放在黑暗环境中,测得容器内CO2净增量为20mg/h,现分别在m勒克斯(lx)和n勒克斯(lx)光照强度下测得有关数据(如图),设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扩散到叶绿体中被利用的转化率为定值a.
(1)a值为 .
(2)光照强度为n lx时的呼级作用强度 黑暗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填“<”“>”或“=”),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是 .
(3)在光照强度为n lx的条件下放置4h,然后移入黑暗中 h后,有机物净积累量为零.
(4)设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6CO2十12H2O→C6H12O6十6H2O+6O2(条件:光和叶绿体),在p lx光照下1h内实际合成C6H12O6的量为60mg,则在此段时间内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平均速率为 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4秋•石景山区期末)番茄是二倍体植株(染色体2N=24),其正常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有一种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如图所示)称为三体番茄,其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时,3条6号染色体中任意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然后配对的2条6号染色体正常分离,另1条不能配对的6号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任意一极,其余的染色体均正常.
(1)从变异类型分析,三体番茄的形成属于 ,形成的原因是 .
(2)以马铃薯叶(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子)进行杂交得到F1.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假设D(或d)基因在第5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
②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让F1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2的叶形及比例为 ,并在答题卷指定的方框内用遗传图解表示产生以上结果的过程(要求写出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③番茄叶形的遗传遵循 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乐山期末)下列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依据,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 B.生殖发育 C.细胞分裂 D.病毒独立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