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6650  136658  136664  136668  136674  136676  136680  136686  136688  136694  136700  136704  136706  136710  136716  136718  136724  136728  136730  136734  136736  136740  136742  136744  136745  136746  136748  136749  136750  136752  136754  136758  136760  136764  136766  136770  136776  136778  136784  136788  136790  136794  136800  136806  136808  136814  136818  136820  136826  136830  136836  13684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美国、法国和加拿大三名免疫学专家摘走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美、法两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认定免疫系统中的“受体蛋白”,可确认微生物侵袭并激活先天免疫功能,构成人体免疫反应的第一步.受体蛋白确认微生物侵袭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这里说的免疫反应第一步是指非特异性免疫,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加拿大科学家的得奖理由是发现免疫系统中的“枝状细胞”及其适应性免疫反应.“枝状细胞”即树突状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和吞噬细胞的免疫作用相似,但功能更强大.由此猜测,“枝状细胞”可激活T细胞的功能.
(3)以3人所获研究成果为基础,新型疫苗着眼于以新颖手段治疗癌症,获称“治疗性疫苗”,旨在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的是效应T 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1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通过测量得到的植物对CO2吸收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吸收的CO2量,b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或温度).
(2)图2中,d阶段发生场所是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上,该阶段产生的[H]与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否是同一种物质?否(填“是”或“否”);若突然切断e过程中CO2的供应,瞬间C5的含量将增加(填“增加”或“减少”),ATP的积累量将增加(填“增加”或“减少”)
(3)据新华网2011年7月25日报道,日本研究人员在利用拟南芥进行实验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FT蛋白质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若用FT蛋白质处理水稻,则图1中的c点将上移(填“上移”或“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中曲线表示某物质运输过程中细胞外浓度与两个坐标(时间和O2浓度)之间的关系(横坐标不同,坐标原点不同),则该过程应是(  )
A.酵母菌无氧呼吸排出乙醇B.植物根部细胞对K+的吸收
C.神经递质的释放D.人的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表为某同学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后制作的表格,各时期细胞数记录在表格中.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细胞周期阶段样本1样本2样本3总数
间期M1M2M3M
分裂
前期A1A2A3A
中期B1B2B3B
后期C1C2C3C
末期D1D2D3D
计数细胞的总数N
A.该装片的实验材料应该取自于呈长方形的、排列紧密的洋葱根尖分生区
B.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指同一视野中的不同细胞
C.如果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360分钟,则分裂期所需要的时间t=$\frac{360(A+B+C+D)}{N}$
D.由于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据2011年9月有关媒体报道,美国已有多人因食用李斯特菌(一种细菌,细胞内寄生)污染的甜瓜而导致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斯特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酵母菌和李斯特菌都具有DNA和RNA,但前者是以DNA为遗传物质,后者是以RNA为遗传物质
C.李斯特菌无生物膜系,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D.宿主对李斯特菌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生长素是在1928年由荷兰科学家F.W.Went首次分离出来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几乎贯穿了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1)有人做了下列实验:
a在去掉顶芽的茎上切一个楔形缺口,将维管束切断,那么伤口内侧的薄壁细胞就会重新分化成维管束,恢复上下维管束的连接.
b将伤口上部的叶片去掉,就会抑制维管束的分化.
c去掉伤口下部的叶片,不会影响维管束的再分化.
d将茎割伤后,立即用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黏在伤口上端的叶柄断口处,则维管组织从伤口上端开始形成,并向下延伸,最后和伤口下端的维管束重新恢复连接.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具有诱导和促进植物细胞的分化(促进植物维管束的分化)的作用.②上述实验还能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2)有人利用组织培养的实验证明生长素的上述作用,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幼芽嫁接到一块愈伤组织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会观察到嫁接幼芽的下边会分化出维管束组织.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给予补充把嫁接的幼芽换成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可以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09年4月25号,墨西哥爆发了大规模的猪流感疫情.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分离出了甲型H1N1病毒(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的RNA混合体).如图是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分析回答: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动物或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3 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杂交瘤细胞;
(3)D细胞的培养方式有小鼠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基培养;
(4)目前注射禽流感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的一种措施.我们已经知道,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禽流感病毒的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图;图中的能量去路是( )

A.用于呼吸作用 B.用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C.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D.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78
温度(℃)1010202030304040
光照强度(LX)10000100001000010000
开始时CO2量(单位)5.05.05.05.05.05.05.05.0
12h后CO2量(单位)4.55.13.55.41.95.92.05.8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温度,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主题是: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影响;
(3)序号1、3、5、7在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表示净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1里绘制出不同实验条件(表中所示实验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①光合作用速率用光合作用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②请在横坐标上注明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见答案
(5)如果用图2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作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将蒸馏水改为二氧化碳缓冲液(碳酸氢钠),并设置对照组,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是否可能出现18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淀粉酶量相同).试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1号试管2号试管
固定化淀粉酶
普通α-淀粉酶
淀粉溶液
60℃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
现象变蓝不变蓝
A.实验中的温度过高,导致固定化淀粉酶失去活性
B.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琼脂与淀粉酶接触
C.水浴保温时间过短,固定化淀粉酶未将淀粉水解
D.实验程序出现错误,试管中应先加入碘液后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