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6814  136822  136828  136832  136838  136840  136844  136850  136852  136858  136864  136868  136870  136874  136880  136882  136888  136892  136894  136898  136900  136904  136906  136908  136909  136910  136912  136913  136914  136916  136918  136922  136924  136928  136930  136934  136940  136942  136948  136952  136954  136958  136964  136970  136972  136978  136982  136984  136990  136994  137000  13700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2016浙江省高二下第十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腺体是

A.甲状腺 B.垂体 C.下丘脑 D.性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浙江省高二下第十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完成一个膝跳反射活动时,反射所进行的结构基础是

A.反射弧 B.突触 C.神经纤维 D.效应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浙江省高二下第十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蝌科在发育过程中,尾和鳃在一定时期消失,这属于

A.细胞调亡 B.组胞癌变 C.细胞衰老 D.组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细胞是多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单体a代表葡萄糖;单体e的结构通式是
(2)细胞膜上分布有物质A和E相结合形成的物质,该物质在细胞膜上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的功能,即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试根据所学知识举一属于细胞间通过细胞膜直接传递信息的实例: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
(3)物质B与A比较,分子中有较少的O而C、H的含量较高,这种特点使之适应于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某雄性动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联会时期时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2)图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期,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作次级精母细胞,子细胞中含2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它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A.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多,容易在体内转移
D.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A.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细胞
C.青蛙表皮细胞中的钾离子D.青蛙的心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1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实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1B酶
(1)PCR扩增Bg1B基因时,选用嗜热土壤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作模板;
(2)图1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1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1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1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NdeⅠ和BamHⅠ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转基因大肠杆菌产生有活性的Bg1B酶.
Ⅱ.温度对Bg1B酶活性的影响.
(4)据图2中甲、乙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1B酶会失活;为高效利用Bg1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B(单选)
A.50℃B.60℃C.70℃D.80℃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1B酶的热稳定性.
在PCR扩增Bg1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1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热稳定性高的Bg1B酶的基因.
(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取热稳定性高的Bg1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AC(多选).
A.仅针对Bg1B基因进行诱变
B.Bg1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1B基因可快速积累突变
D.Bg1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四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Y小鼠,理由是Y小鼠的抗体效价最高;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中有1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200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不能无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表示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的过,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处理植物细胞A和B,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体的形态为圆球形;
(2)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PEG(聚乙二醇),原生体质A和B通过过程②两两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有3种;
(3)③表示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再产生新的细胞壁的过程,该过程与细胞中的髙尔基体(细胞器)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