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091  137099  137105  137109  137115  137117  137121  137127  137129  137135  137141  137145  137147  137151  137157  137159  137165  137169  137171  137175  137177  137181  137183  137185  137186  137187  137189  137190  137191  137193  137195  137199  137201  137205  137207  137211  137217  137219  137225  137229  137231  137235  137241  137247  137249  137255  137259  137261  137267  137271  137277  13728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分析下面的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甘油、苯进入细胞的方式与①相同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③相同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与④相同
D.图中②、③、④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①过程不能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有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1对相对性状.F2中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9:7,因此鸭的羽色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研究人员假设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用符号B,b表示,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另一对等位基因促进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用用R,r表示,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上述杂交实验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BBrr,白改鸭的基因型为bbRR,F2表现为不同于亲本的灰羽,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F2代中,白羽鸭的基因型为BBrr、Bbrr、bbRR、bbRr、bbrr,黑羽和灰羽鸭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rac{8}{9}$.
(3)研究人员发现F2黑羽:灰羽=1:2,他们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他们将F1灰羽鸭与亲本中的白改鸭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
①若杂交结果为黑羽:灰羽:白羽=1:1:2,则假设成立.
②若杂交结果为灰羽:白羽=1:1,则假设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狗的毛色深浅与黑色素合成有关.受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E、e的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真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浅黑色素合成当E存在时,真黑色素能够正常合成,e基因导致真黑色素不能合成.下表为相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如,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BBE_BbE_bb__或ee__
表现型黑色棕色黄色
(1)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若有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子代中黑、棕、黄三种颜色的狗都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BBEeBbEe.子代中黄色狗的基因型为BBee、Bbee.
(3)若(2)中的两只狗再次杂交,生出一只黑色狗的概率是$\frac{3}{8}$,这只狗是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3}$.
(4)狗的长毛(D)和短毛(d)为完全显性,现有健康成年纯种的黑色短毛雌狗(BBdd)、黄色长毛雄狗(bbDD)各若干只(均含EE基因),请通过杂交实验确定D、d和B、b两对基因是否都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请补充下面的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黑色短毛雌狗×黄色长毛雄狗→F1,表现型为棕色长毛.
(2)F1发育至成年,从F1中选取多对健康的雌雄狗杂交得F2
(3)计F2中狗的毛色和毛长.实验结果分析: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长毛:黑色短毛:棕色长毛:棕色短毛:黄色长毛:黄色短毛=3:1:6:2:3:1,说明D、d基因不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否则,说明D、d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检测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只有油脂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和B需混合再使用
D.检测花生子叶的油脂实验需用50%酒精溶液溶解油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甲、乙、丙三粒有活力的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做如下处理,甲完全浸没在水中,乙浅埋在湿润的土壤中,丙浅埋在干沙中,几天后,萌发的种子是(  )
A.B.C.D.甲和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有斑的雌蝇与无斑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有斑、25%为雌蝇有斑、25%为雄蝇无斑、25%为雌蝇无斑,那么腹部无斑不可能由(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B.细胞分裂间期,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C.外界不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通常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物的性状有的仅由一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为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卵圆形,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2可推知,荠菜果实的形状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的.
(2)实验2产生的F2中三角形荠菜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frac{1}{5}$.
(3)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代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三角形:卵圆形=7:9.
(4)从实验2得到的果形为三角形的荠菜中任取一株,用果形为卵圆形的荠菜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这个株系的果形种类及数量比,理论上可能有3 种情况,其中果形为三角形:卵圆形=1:1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frac{4}{15}$.
(5)所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1条的荠菜植株,称为单体荠菜.分析发现,形成这种单体莽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常植株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某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异常分裂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下表是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色氨酸
密码子GCAACUCGUUGG
GCGACCCGC
GCCACACGA
GCUACGCGG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3]信使RNA.([]内填图中对应的数字)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位于核糖体内部的密码子所对应的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为CGATTT.
(3)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1]转运RNA上携带的氨基酸是丙氨酸,这个氨基酸与前一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了“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表示原生质体的融合;由D形成E的过程称为脱分化(去分化).
(2)图中A、B的制备,需要去除细胞壁,此时要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 酶;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若“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四倍体,则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