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104  137112  137118  137122  137128  137130  137134  137140  137142  137148  137154  137158  137160  137164  137170  137172  137178  137182  137184  137188  137190  137194  137196  137198  137199  137200  137202  137203  137204  137206  137208  137212  137214  137218  137220  137224  137230  137232  137238  137242  137244  137248  137254  137260  137262  137268  137272  137274  137280  137284  137290  13729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小华在“打呵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这是因为“打呵欠”影响了(  )
A.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B.听小骨的振动
C.鼓膜的振动D.神经冲动的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学校在组织教职员工体检时,发现有4名教职员工分别患有肺结核、痢疾、甲型流感、急性阑尾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不可能被传染的疾病是(  )
A.痢疾B.甲型流感C.肺结核D.急性阑尾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幽蚊幼虫与太阳鱼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2)浮游动物摄入的能量,有3780J•m-2•a-1被自身同化,而未被同化的能量将会流向分解者.
(3)相对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而言,人工鱼塘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原因是营养结构较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动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均受到刺激的调节,而动物的调节要比植物的更加复杂.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不同激素作用的范围不同,其中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几乎能与全身所有活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2)人体内,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器官还能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等.人体内能产生生长激素,但不能产生生长素.然而,科学家最早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来生长素,共根本原因上分析:人体缺少控制生长素分解酶的基因,致使植物体内合成的生长素不嫩被人体所分解.如图是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其中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下,该植物能否生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雌雄果蝇(2n=8)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及有关基因如图1所示.已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为W-w,控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诶B-b(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眼、刚毛.
(2)图2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基因型”分别为XBW、Xbw
(3)基因型为XBw和XbW和XbWyb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刚毛雌果蝇:白眼刚毛雌果蝇:红眼截毛雄果蝇:白眼刚毛雄果蝇=1:1:1:1.
(4)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可选择白眼截毛雌果蝇与之杂家,从而一次性检测出该雄果蝇的基因型.请写出其中一个预测结果及结论:如子代中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WYB;如子代中红眼果蝇均为刚毛,白眼果蝇均为截毛,则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WYb;如子代中红眼果蝇均为截毛,白眼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WY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控制水稻植株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相关基因的作用处理见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基因的作用可说明基因可间接(填“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的形状,B基因控制BR受体合成的过程中,可发生的碱基配对情况有A-U、T-A、C-G、G-C、U-A(注:模板链上的碱基在前).
(2)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生长,形成正常植株,除此功能外,细胞膜还具有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科研人员通过诱变育种选育出3种纯合矮杆水稻,其中基因型为AAbb(或aaBB)、aabb的植株间杂交,所得子代再继续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体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
 B组 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 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 光照时间为135s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这样处理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保证自变量的唯一性).
(2)上表中,对照组是D组;M对应数字应为50.
(3)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B组和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B组和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70%和94%;
(4)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ATP和[H]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内的食物网,其中箭头未标出,已知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三级消费者,则a是生产者
B.如a属于第二营养级,则b是生产者
C.如e固定的能量最多,则e是生产者
D.该食物网共有3条或4条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降低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防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可能降低或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种动物种群增长速度最快时,乙种动物的数量约为500头
B.甲种植物的K值应远大于1000,而丙种动物的K值应远小于1000
C.当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时,短时间内会导致甲种植物减少,丙种动物增多
D.该圣体系统的群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甲乙丙三种生物不能构成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