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261  137269  137275  137279  137285  137287  137291  137297  137299  137305  137311  137315  137317  137321  137327  137329  137335  137339  137341  137345  137347  137351  137353  137355  137356  137357  137359  137360  137361  137363  137365  137369  137371  137375  137377  137381  137387  137389  137395  137399  137401  137405  137411  137417  137419  137425  137429  137431  137437  137441  137447  13745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探究不同光质(红光、黄光)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两只、三棱镜两个、打孔器、注射器、40w灯泡、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叶(如菠菜叶)(要求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
(1)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旺盛的绿叶若干片,用直径为l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2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②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
③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
④取两只小烧杯,编号甲乙,分别向其中倒入适量等量的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并分别向两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⑤用40W灯泡照射,用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分别作用于甲乙两只小烧杯;⑥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叶片全部浮起经历的时间).
(2)预测结果并分析:
①若单位时间内甲烧杯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较多,乙的较少;则说明红光对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大于黄光,红光照射时产生O2的速度较快,叶肉细胞间隙的O2增加较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较快,相反黄光照射的烧杯叶片上浮较慢;②若单位时间内甲烧杯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较少,乙较多,则黄光对叶片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大于红光.黄光照射时产生O2的速度较快,叶肉细胞间隙的O2增加较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较快,相反红光照射的烧杯叶片上浮较慢;③若单位时间内甲乙两烧杯内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一样多;则说明红、黄光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相等.红光照射与黄光照射时产生O2的速度、叶肉细胞间隙的O2增加速度和叶片上浮的速度一样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表表示果蝇(2N=8)6个品系(都是纯系)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②-⑥都只有一个突变性状,其它性状都正常,且和野生型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品系
性状野生型残翅黑身白眼棕眼紫眼
染色体Ⅱ(v基因)Ⅱ(b基因)X(r基因)
(1)把果蝇干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B.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2)研究伴性遗传时,在上表中选择①×④(用数字表示)品系之间杂交最恰当;
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翅和眼的性状确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时,选择②×⑤(用数字表示)品系之间杂交最恰当.
(3)让品系②中的雌性个体与品系④中的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VvXRY、VvXRXr
(4)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
雄蝇1521484852
雌蝇297O101O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
②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frac{1}{3}$.
Ⅱ.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和推导过程.能,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
若后代果蝇雌、雄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显性
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均含有两种不同的性状且各占$\frac{1}{2}$,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性状为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某植物非糯对糯为显性,植株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物上获得的F1种子都表现为非糯.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长出许多的F1植物,然后严格自交得到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有一株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可见这株F1植株控制非糯的基因是纯合的.据分析,导致该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F2植株的性状,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糯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则F2植株的表现型为(  )
A.全部非糯抗病B.全部非糯感病
C.抗病和感病比为1:1D.抗病和感病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成都外国语高一下期末考试文科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测交实验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筛选过程可以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B.过程③包括了转基因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D.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B.初级精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化学成分也都不断更新
C.能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并不都会阻碍物质出入细胞
D.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并不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B.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溶液渐渐变成紫色,说明细胞死亡
D.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密闭的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已经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的变异
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B.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C.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D.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c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及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是(  )
A.染色体、乙时期B.染色体、丙时期C.DNA、甲时期D.DNA、丁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