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355  137363  137369  137373  137379  137381  137385  137391  137393  137399  137405  137409  137411  137415  137421  137423  137429  137433  137435  137439  137441  137445  137447  137449  137450  137451  137453  137454  137455  137457  137459  137463  137465  137469  137471  137475  137481  137483  137489  137493  137495  137499  137505  137511  137513  137519  137523  137525  137531  137535  137541  13754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缺碘地区的孕妇如果体内缺碘,所生的孩子易患(  )
A.侏儒症B.呆小症C.夜盲症D.巨人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甲、乙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Z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中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神经递质.
(2)图甲中C物质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若图乙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B信息分子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时Na+内/流,此时,神经细胞膜内Na+浓度低于(高于、等于、低于)膜外的Na+浓度;请写出寒冷刺激时发生的反射弧(任写一条均可)寒冷刺激→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尖端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促进生长.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少(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光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某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设计如下实验.

条件abc
小鱼(相同)
水草(相同)
泥沙
适宜光照
密封(透光不透气)
“√”表示具备的生物和条件
(1)装置可以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草是生产者.
(2)a、b作为一个实验组,其中自变量是光照;
(3)从小鱼存活时间上看,预测可能的结果及原因.结果:小鱼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c、b、a.原因:a中没有光照,水草和小鱼都消耗O2,O2消耗尽所需时间很短,c中有足够的O2和光照,条件较适宜,b中水草能产生O2,但缺乏O2输入补充,稳定性较差.
(4)若上述生态系统存在食物关系:小草→浮游动物→小鱼.现有小草1000Kg,通过这种食物关系至多可使小鱼增重4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五个种群.现测得各种群所含的能量和污染物镉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镉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1,该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 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
种群ABCDE
能量(KJ)1.6X1091.4X1091.1X1089.1X1072.9X107
镉含量(mg.L-1)0.0370.0360.350.393.4
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种群间的食物关系图.不正确
请分析图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超过了20%.由图可见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含量也越高,即污染物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富集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当蜘蛛的生物量减少时,短时间内蛇会增加
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蝗虫一定位于第二营养级
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乙种群可能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B.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块取样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在灯光下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
D.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被标记灰喜鹊的标志物脱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0只,其中没有上次标记的个体共30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
A.200只/hm2B.100只/hm2C.67只/hm2D.34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研究某植物茎段再生时发现,无论将茎切成几段,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总是从近苗端长出(如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B.截取的茎段,生长素只能由近根端向近苗端运输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只发生细胞分化
D.茎段再生时,近根端不能合成生长素,近苗端能合成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