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370  137378  137384  137388  137394  137396  137400  137406  137408  137414  137420  137424  137426  137430  137436  137438  137444  137448  137450  137454  137456  137460  137462  137464  137465  137466  137468  137469  137470  137472  137474  137478  137480  137484  137486  137490  137496  137498  137504  137508  137510  137514  137520  137526  137528  137534  137538  137540  137546  137550  137556  137564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对图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一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7℃提高到30℃时,a点上移,d点下移

D.c点时该植物02的生成最为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

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一髙等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①内有8条染色体,1处若为D基因,2处由于交叉互换则一定为d基因

B.②细胞的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它的前一个时期内,可发生基因重组

C.③内有8条染色单体,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存在上图所示的四种细胞

D.若④中的a为X染色体,则b不可能是X或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C.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展示了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4条染色体

B.杂种F1和杂种F2均是一个新的物种

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种子,因此都是可育的

D.图中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X-Y”表示抗原抗体结合.请分析回答:

(1)a细胞表示T细胞;b细胞表示吞噬细胞;c细胞表示B细胞.
(2)与②过程相比,③过程的应答特点是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图中能清除“X-Y”结合物的是b(填图中字母).
(4)图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a、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豌豆的圆粒(R)和皱粒(r)为显性,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是圆粒;然后将F1自交,获得的F2中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3:1(第一个实验).再进行测交实验(第二个实验).根据题意回答:
(1)观察上述实验,是由自交及其测交两个实验构成的.
(2)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后代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呢.
(3)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假说是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同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故F1产生了两种配子,它们的数量比是1:1.受精时,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才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是3:1的现象.
(4)第二个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子一代Rr产生了比例相等的R、r两种配子.
(5)由此可见,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研究分离规律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等位基因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豌豆花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紫色,一种是白色.将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F1全部是紫花豌豆,F2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是9:7,请回答:
(1)豌豆花的颜色受2对基因控制,且遵循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在对几株紫花豌豆进行测交的过程中发现,虽然都是紫花豌豆,但是测交后代却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①后代中没有出现白花豌豆;②紫花与白花之比是1:1;③紫花与白花之比是1:3,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P、p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P、p和Q、q表示,以次类推),由以上结果可知紫花豌豆的基因型有4种,它们分别是PPQQ、PpQQ、PPQq、PpQq
(3)一株紫花豌豆的白花豌豆杂交的后代中,紫花与白花之比是3:5,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PpQq,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ppq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