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458  137466  137472  137476  137482  137484  137488  137494  137496  137502  137508  137512  137514  137518  137524  137526  137532  137536  137538  137542  137544  137548  137550  137552  137553  137554  137556  137557  137558  137560  137562  137566  137568  137572  137574  137578  137584  137586  137592  137596  137598  137602  137608  137614  137616  137622  137626  137628  137634  137638  137644  13765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正确的是(  )
A.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细胞是活的
B.当质壁分离复原后,a=b
C.a>b,只有水分子进入细胞,没有水分子从细胞出来
D.此过程中a所在的结构颜色会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清朗夏季密闭大棚内的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研究.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番茄植株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图乙是在一天中测得的大棚内CO2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番茄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图甲中的a点表示呼吸速率,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
(3)通过一定的方法适当提高大棚内CO2的浓度后,图甲中d点将向右上方移(填移动方向).
(4)假设在相同温度下,将番茄置于8klx光照下10小时,然后处于黑暗中14小时,则这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量为180mg.
(5)分析图乙可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B、F,而大棚内氧浓度最高的点是F.植株在DE段时的光合速率小于CD段(填“小于”“等于”或“大于”),DE段曲线形成的直接原因是CO2供应不足.
(6)甲图中光照强度突然由d对应的光照强度变成c对应的光照强度时,番茄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期内将会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
B.细胞核是生物遗传和代谢的基本单位
C.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方式和细胞质分裂方式上有差异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 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5273137  … 
(1)图1中,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③④.
(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02.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 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左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18(或g)点.在下午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3所示曲线的e~f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设置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校园中所有的萱草是一个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依然可以发生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下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CH2O)+O2$?_{②}^{①}$CO2+H2O+能量.
A.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化成热能
B.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来自H2O和CO2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食物.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6n.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n-1个水分子.
(3)图B所示Ⅱ-1因缺乏图A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图A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PPAaXHXh
(4)Ⅱ-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1;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0.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连续观察时看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是植物根尖细胞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象,图3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
B.要想将图1中左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要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图1转为图2的连续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转动细准焦螺旋
D.持续观察图3中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便可以看到其进入后期、末期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回答下列有关温度与酶活性的问题: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将盛有2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37℃和100℃水浴中各放入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
把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的时间作为本实验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再每隔一分钟,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通过比较混合液中淀粉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推知酶的活性.预计1000C温度下混合液因其中的酶失去活性蓝色不会消失.
(2)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改变酶的构象.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种突变酶,测得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二硫键数目Tm/℃
野生型T4溶菌酶Cys51,Cys9741.9
突变酶CCys21,Cys143152.9
突变酶F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365.5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半胱氨酸的位置和数目和增加二硫链的数目得以实现的.从热稳定性高的酶的氨基酸序列出发,利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生产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frac{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