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蕾期去雄并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形成无籽播茄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仍可进行极性运输,植物茎也仍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
A.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B.胚芽鞘是否展现向光性,是否取决于尖端存在
C.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D.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铕误的是( )
A.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
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但效果不稳定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
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别比例失调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C.在理想条件下,影晌种群数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年龄组成可以預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影晌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
C.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检测员将1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毎亳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己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lmm3。现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多少个/mL。( )
A.5×105n B.5×108n C.500n D.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对植物的种群密度
C.所有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都是标志重捕法
D.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性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性
C.2可以表示S型增长的种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增长曲线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20〜30年种群增长率为0
C.到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