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842  137850  137856  137860  137866  137868  137872  137878  137880  137886  137892  137896  137898  137902  137908  137910  137916  137920  137922  137926  137928  137932  137934  137936  137937  137938  137940  137941  137942  137944  137946  137950  137952  137956  137958  137962  137968  137970  137976  137980  137982  137986  137992  137998  138000  138006  138010  138012  138018  138022  138028  13803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小鼠;杂交方法:正反交.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 C 被T 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 或 UGA 或 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CTCTGA(TGA),这种突变不能(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受体.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Bb(A、B 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frac{5}{16}$,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 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如图1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①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③.

图2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2)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由于与种群A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年份种群A种群C
规模t(%)w(%)规模t(%)w(%)
190046 000511 00051
192045 0005.5185071
194048 0007185090.8
196044 00081800120.6
198042 00061600100.8
200040 00051550111
(3)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A.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存在生殖隔离
     C.种群未来发展趋势是增长           D.受气候影响更大
(4)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小;种群规模与基因T/t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
(1)入侵华南某地后,短期内红火蚁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从种群特征角度考虑,决定其增长的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为测定其对不同虫态红火蚁的致死剂量,将原药溶于丙酮中配置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药剂点于红火蚁胸部,记录24h死亡虫数并计算LC50(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结果如下:
虫态小工蚁兵蚁有翅雄蚁有翅雌蚁蚁后
LC50(μg/ml)1.042.067.389.397.81
①本实验中辛硫磷药液的浓度范围要根据预实验的实验结果来确定;每个药剂浓度的处理均设多次重复,目的是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从而减少误差;本实验的对照组应设置为用等量丙酮同样处理红火蚁胸部,其余操作不变.
②实验中小工蚁虫态的红火蚁对辛硫磷最敏感.已知小工蚁、兵蚁、雄蚁分别由不同的幼虫发育而来,若仅控制该虫态红火蚁的数量,不能(能否)持续有效的控制住蚁群的数量.有机磷农药进入土壤后,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微生物体内最初的降解酶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从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环境中易分离到这类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一定面积的生态系统内,某动物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K-N)/K种群的增长量
S1200.9018
S2500.7538
S31000.5050
S41500.2538
S51800.10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后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
D.该动物种群在S3点时的种内竞争比S5点时更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生长素处理得到的无籽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无籽西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胚含有3个染色体组
B.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
C.无籽番茄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D.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无籽西瓜属于三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B.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C.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只有体液起作用进行调节
D.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
B.葡萄糖+果糖$\stackrel{酶}{→}$蔗糖
C.水分从叶片气孔中散发
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看图回答:

(1)图甲所示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的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若生成的RNA中共含1500个核糖核苷酸,其中碱基G和C分别为200个和400个,则该基因经过两次复制,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700个,图乙中核糖体上的碱基配对方式有G-C、A-U、C-G、U-A.
(2)图甲中方框内所表示的部分在组成上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具有相同的磷酸基团和胞嘧啶;不同点:五碳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人体皮肤对环境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2)若人处于剧烈运动状态,的产热量会增加,③结构的变化是汗腺分泌增加,汗液增多,增加散热.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释放垂体进入血液,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3)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提高细胞代谢水平,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c.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4)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