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8003  138011  138017  138021  138027  138029  138033  138039  138041  138047  138053  138057  138059  138063  138069  138071  138077  138081  138083  138087  138089  138093  138095  138097  138098  138099  138101  138102  138103  138105  138107  138111  138113  138117  138119  138123  138129  138131  138137  138141  138143  138147  138153  138159  138161  138167  138171  138173  138179  138183  138189  13819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B.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C.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

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种群的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A、B、C

B.据统计,我国70年代初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人口密度越来越小

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会使害虫种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图中的C类型

D.某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通过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A图所示的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 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空间的关系

D.种群增长率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的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一般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一般来说丰富度越高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H占据3个营养级 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④如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则这种杀虫剂在H中浓度最高,其次是在D中 ⑤图中A、E均为生产者 ⑥一旦G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新疆某地发生蝗灾时,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达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

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

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