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设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kg B.28kg C.100kg D.28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在一个草场上,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屎壳郎(蜣螂)因推粪球而闻名,但直至最近,科学家才以数据证明它们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强壮昆虫。一项研究报告说蜣螂目中的雄性食粪金龟最多可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粪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屎壳郎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将物质和能量再循环的作用
B.屎壳郎将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
C.屎壳郎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屎壳郎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这是种间互助的表现。
D.除腐生动物之外,细菌也都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传递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B.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