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8132  138140  138146  138150  138156  138158  138162  138168  138170  138176  138182  138186  138188  138192  138198  138200  138206  138210  138212  138216  138218  138222  138224  138226  138227  138228  138230  138231  138232  138234  138236  138240  138242  138246  138248  138252  138258  138260  138266  138270  138272  138276  138282  138288  138290  138296  138300  138302  138308  138312  138318  13832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
A.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1)用蒸馏水处理红细胞后,流出细胞外的红色物质应该是血红蛋白,这种物质的特性是容易与氧结合也容易分离,因而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功能;
(2)用蒸馏水进行多次冲洗,即可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B.对细胞膜的成分进行鉴定
(3)在制得的膜成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了紫色反应,证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蛋白质;
(4)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形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
(5)综合整个实验结果,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脂质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流程图为:酵母细胞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某科研小组对固定化技术在酿酒酵母上的应用做了一些研究.下表是海藻酸钠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酵母的影响实验数据表,下图是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3 次循环发酵的糖度变化比较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海藻酸钠(%)22.5322.5322.53
CaCl2(%)222333444
固定化强度(g/30 个)930950990103011001140117011701160
酒精量(%)6.76.56.56.76.46.26.76.46.2
残糖量(%)2.52.752.752.602.652.652.652.752.75
(1)酵母细胞活化的方式是将干酵母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放置1h左右,活化的目的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2)配制海藻酸钠时,将海藻酸钠调成糊状,直至完全融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实验中将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酵母菌.
(3)Ca2+是决定海藻酸钙固定化酵母机械强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固定化酵母的强度增加,最终选择海藻酸钠与氯化钙的浓度分别为2%、4%时固定化效果好.海藻酸钠是一种多孔性载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选择较低的海藻酸钠的浓度进行固定化酵母,产生酒精量较高.但是如果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产生酒精量很低的原因是形成的凝胶珠包埋的酵母细胞过少.
(4)由比较曲线图可以看出固定化酵母发酵速度较快,游离酵母在重复使用2 次后,其活性完全丧失,由此也可见固定酵母细胞的优点是可以重复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差、但可被微生物利用的酪蛋白,形成浑浊、不透明的培养基背景.当培养基中的酪蛋白被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分解后,菌落(沉淀圈)的周围就会形成透明圈(如右图).透明圈的大小反映了菌落利用蛋白质的能力.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筛选产蛋白酶菌株.下面是生物研究小组从土壤中筛选产蛋白酶菌株的方案.请协助完成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制备固体平板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
第二步: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菌株:分别梯度稀释制备土壤浸出液,吸取少量的土壤浸出液,注入培养基平板中,涂布均匀.然后置于温度28℃的恒温箱中,培养36h.
第三步:初筛菌种:从上一步培养基平板上挑选单细胞菌落,分别接种于筛选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48h.挑选透明圈大而沉淀圈小的菌株,作为初筛菌株.
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制备微生物固体培养基”的主要操作步骤①灭菌,②倒平板.
(2)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到50℃后,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
(3)“菌落”在生态学上属于种群层次的生命系统,“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菌种的原理是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4)初筛菌株的菌落周围“透明圈大”说明沉淀圈中的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活性高.
(5)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
(6)研究人员将初筛菌株接种于发酵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并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检测发酵液中蛋白酶的活性,最终发现在培养的早期,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迅速升高,这可能与培养液中菌株数量增加、分泌的蛋白酶增多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加酶洗衣粉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正确使用加酶洗衣粉,既可以有效去除污渍,又能节约成本.下面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实验过程:
①取5只烧杯,编号为1~5,注入等量的自来水,用天平分别称取加酶洗衣粉2g、4g、6g、8g、10g,加入烧杯中,用玻棒搅拌充分溶解.将水温控制在25℃.
②取5块大小相同的同种棉布料,在上面滴2滴牛奶.
③将处理后的棉布分别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分别记录除去污渍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烧杯编号12345
洗衣粉用量(g)246810
去除污渍所需时间(s)6148321818
(1)目前加酶洗衣粉中所加的酶制剂主要种类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该实验探究的是洗衣粉用量对洗涤效果的影响.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3)根据实验结果,加酶洗衣粉的最佳使用量为8g.
(4)如果将实验温度从25℃提高到40℃,实验时间将缩短.
(5)该实验中如果使用丝绸料将影响实验结果,原因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
(6)在液体洗涤剂中添加蛋白酶和淀粉酶时,需要将蛋白酶包裹在一种微胶囊中,在洗涤过程中让淀粉酶先发挥作用,原因是淀粉酶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分解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伸长促进作用最适浓度”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胚芽鞘切段放入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分析回答:

(1)实验中,取得的胚芽鞘切段放入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的目的是减少切断中本身含有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避光培养的原因是光照可能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2)试验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氧气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将A溶解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4)根据实验结果,本实验中1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作用减弱.
(5)若要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促进作用最大的生长素类似物A的浓度范围,应如何进行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在浓度为0.1-10mg/L范围内,配制梯度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的溶液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图为人体内神经及激素调节过程示意图.物质甲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X细胞,促进X细胞分泌物质乙,物质乙作用于Y细胞,促进Y细胞分泌物质丙.请分析回答:
(1)图中下丘脑神经细胞所处内是组织液.
(2)若在图中的A处给以适当的刺激,则A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正电位转变成负电位,再转变成负电位.
(3)若图中Y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物质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物质丙含量升高时,物质甲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或反馈)调节.
(4)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该激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
(5)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使Z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表示胰岛B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树突状细胞属于识别病原体侵入的第一道防线.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开始由非淋巴器官到二级淋巴器官的移位,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图是树突状细胞参与的免疫调节图解,其中G为树突状细胞,H是携带了抗原的T细胞.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E的名称分别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
(2)图中E与F接触后会激活其内溶酶体导致F裂解死亡,该免疫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3)A、B、D、E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A、D(填图中字母).
(4)G细胞的数量若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少”)能起到抗癌的作用.
(5)淋巴因子和C都是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其中能与病原体结合的是C(抗体).
(6)某人患病后,未做皮试就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引发过敏,这说明他并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其体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记忆B细胞(或抗体);图中的抗体若结合到自身正常细胞上,造成自身细胞被破坏,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了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将等量酵母菌接种到灭菌过的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将培养装置于A、B、C三种不同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绘制成曲线如图,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A、B、C三种不同条件是指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实验结果表明,曲线A对应的培养温度更接近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
(3)曲线表明,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基本相等,这是因为不同实验组中培养液的体积和浓度、培养空间是相同的.
(4)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将减少;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增加.
视野编号12345
观测到的红细胞数87988
观察到的酵母菌数目54457
(5)某同学在利用显微镜直接统计酵母菌数量时,采用先向1mL样品液中加入4mL无菌水,再向其中加入5mL密度为20个/mL的红细胞悬液,经染色、固定后,随机选取5个视野,统计结果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样品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大约为72.5个/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口服甲状腺激素
B.糖尿病患者注射一次胰岛素后可长期发挥调节作用
C.喷施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选择性去除杂草
D.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纤维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年)193719381939194019411942
种群数量(个)25462084407701380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增强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