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8162  138170  138176  138180  138186  138188  138192  138198  138200  138206  138212  138216  138218  138222  138228  138230  138236  138240  138242  138246  138248  138252  138254  138256  138257  138258  138260  138261  138262  138264  138266  138270  138272  138276  138278  138282  138288  138290  138296  138300  138302  138306  138312  138318  138320  138326  138330  138332  138338  138342  138348  13835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调查活动或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采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盖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②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实验中,橙黄色带在滤纸条最上边,判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③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看到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④调查人类色盲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⑤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要对父本进行去雄、套袋、传粉、套袋处理;
⑥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计算的种群密度偏高;
⑦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代替碘液;
⑧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A.①⑤⑥⑧B.②③⑥⑦C.②⑤⑥⑦D.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
种类
地点
A
地点
B
地点
C
非生物
因素
地点
A
地点
B
地点
C
359风速
蕨类
植物
758距地面1.5
米的光强
灌木1542土壤湿度
(%)
483515
松树020土壤的有
机物(%)
6.53.8205


2050土壤深度
(cm)
>300≈100<15
土壤氨量
(mg•kg-1
9.44.5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A.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C.

(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调查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至少说出两个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促使其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后来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近似J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摘除法是造成某些器官功能缺损,以研究某些器官功能的一种方法.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下是用摘除法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胰腺在调节血糖稳定中的作用,补充实验及分析结论.
(1)材料用具: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 只,手术必要的器械和消毒器材及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试剂,胰岛组织研磨液等.
(2)方法步骤:①取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只,预先饿一天.分成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2只,并编号;
②手术摘除实验组的胰脏,缝合切口并消毒;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是不切除胰腺,其它操作和实验组相同;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笼饲养.
③利用斐林试剂检测各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或观察是否出现惊厥,当出现上述现象时立即给实验组的其中2只静脉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另2只不予抢救.再检测是否出现尿糖或惊厥.
④比较并分析对照组、出现尿糖或惊厥后注射胰腺研磨液以及未经抢救的实验组小白鼠的各种情况.
(3)预期结果并分析:
①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尿糖,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后尿糖逐渐消失(恢复正常),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持续尿糖;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降血糖.
②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惊厥,注射葡萄糖后逐渐恢复正常,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死亡;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升血糖.
③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与对照组的活动情况相同,均不出现尿糖和惊厥现象等.说明胰腺在血糖的调节中几乎不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填细胞名称).
(2)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填激素名称)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③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浓度升高.
(4)某人患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③(填数字),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③①②(填数字).
(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一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a处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表面的电位是正(填“正”“负”或“零”)电位.
(2)若从图一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4)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其放大图即为图二.研究发现,某患者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效率降低,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5)乙酰胆碱与位于图二[④]突触后膜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后神经元兴奋,
随后乙酰胆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分解,因而提高了神经调节的准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甲相符(填“甲”、“乙”、“丙”),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促甲状腺激素,接受信号的物质是糖蛋白.
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当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活动
增强,此外该过程也受到下丘脑的调节,与图中丙相符
(填“甲”、“乙”、“丙”).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要被灭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某小组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Z浓度一定大于Y浓度
B.X浓度和Y浓度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C.X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要依靠膜的流动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