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8234  138242  138248  138252  138258  138260  138264  138270  138272  138278  138284  138288  138290  138294  138300  138302  138308  138312  138314  138318  138320  138324  138326  138328  138329  138330  138332  138333  138334  138336  138338  138342  138344  138348  138350  138354  138360  138362  138368  138372  138374  138378  138384  138390  138392  138398  138402  138404  138410  138414  138420  13842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细胞结构或物质与功能不能对应的是(  )
A.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协助O2进入细胞
B.类囊体的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水通道蛋白-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
D.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细胞识别、免疫、通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种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B.消灭某种抗原需要多种抗体间的协作
C.抗原都能引发抗体的形成
D.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结合与抗体空间结构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
A.甘油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B.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C.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动物细胞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中
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
C.细胞外液中的Na+进入神经细胞
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做的有关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剪切后的胚芽鞘要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除去胚芽鞘中原有的生长素.
(2)实验一的结果说明: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3)实验一和实验二比较说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4)某同学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上下对调,而胚芽鞘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然后用上端的琼脂块接着做实验,也能得到与实验二同样的结果.你认为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没有消除重力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5)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番茄的雌蕊柱头上,可以获得无籽番茄,这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或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这种无籽番茄的性状可以遗传吗不可以(可以或不可以),理由是生长素的作用没有改变番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人体内环境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图1回答(1)至(3)题.

(1)由图可知,①表示免疫系统;若图中“甲”表示细胞的增殖分化,则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时,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下降,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由图1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图2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是图中④、⑤过程减弱,①、②过程增强的结果(填编号);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科研小组对一个乌鱼塘进行了长期研究.表l是该池塘中5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其中乌鱼捕食泥鳅,其余类推),表2是整个生长季节里,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相关能量数值(单位:kJ).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表1
泥鳅水蚤小球藻
乌鱼
河蚌
泥鳅
水蚤
表2
太阳能光合效应能量传递效应水蚤河蚌
10101%10%106106
A.乌鱼可做药用原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
B.整个生长季节,乌鱼能从鱼塘获取的能量是8.1×105kJ
C.根据表1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捕食
D.池塘中水蚤和泥鳅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田中的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在由水稻→蝗虫→鸭子构成的食物链中,鸭子属于三级消费者
C.鸭子的引入不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附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刹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药前甲昆虫没有达到环境容纳量B.施药后群落的丰富度不变
C.附近林区存在甲昆虫D.施药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
A.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图中F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若B种群消失,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D.若此地区出现干旱,则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容纳量将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