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协助O2进入细胞 | |
B. | 类囊体的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 |
C. | 水通道蛋白-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通道 | |
D. |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细胞识别、免疫、通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种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 |
B. | 消灭某种抗原需要多种抗体间的协作 | |
C. | 抗原都能引发抗体的形成 | |
D. | 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结合与抗体空间结构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甘油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 |
B. |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 |
C. |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 |
D. |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中 | |
B. | 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 | |
C. | 细胞外液中的Na+进入神经细胞 | |
D. | 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泥鳅 | 水蚤 | 小球藻 | |
乌鱼 | √ | ||
河蚌 | √ | ||
泥鳅 | √ | √ | |
水蚤 | √ |
太阳能 | 光合效应 | 能量传递效应 | 水蚤 | 河蚌 |
1010 | 1% | 10% | 106 | 106 |
A. | 乌鱼可做药用原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 | |
B. | 整个生长季节,乌鱼能从鱼塘获取的能量是8.1×105kJ | |
C. | 根据表1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捕食 | |
D. | 池塘中水蚤和泥鳅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
B. | 在由水稻→蝗虫→鸭子构成的食物链中,鸭子属于三级消费者 | |
C. | 鸭子的引入不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 |
D. | 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施药前甲昆虫没有达到环境容纳量 | B. | 施药后群落的丰富度不变 | ||
C. | 附近林区存在甲昆虫 | D. | 施药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
B. | 图中F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 |
C. | 若B种群消失,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 |
D. | 若此地区出现干旱,则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容纳量将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