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8358  138366  138372  138376  138382  138384  138388  138394  138396  138402  138408  138412  138414  138418  138424  138426  138432  138436  138438  138442  138444  138448  138450  138452  138453  138454  138456  138457  138458  138460  138462  138466  138468  138472  138474  138478  138484  138486  138492  138496  138498  138502  138508  138514  138516  138522  138526  138528  138534  138538  138544  13855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吡罗红使DNA呈现红色,甲基绿使RNA呈现绿色  ②果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脂肪可以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④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反应.
A.①③B.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6肽、2个3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数和至少含有氨基数是(  )
A.18、6B.18、5C.17、6D.1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图2中丙、丁 细胞一定处于1图中的CD段.
(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 细胞,若甲细胞处于I图中的DE段,则①和④是C
A.姐妹染色单体    B.非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4)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是第一极体.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常染色体 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甲、乙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实验,图丙是在特定光照强度下柑橘幼苗光合速率的测定装置,根据有关实验和细胞代谢方面的知识回答问题.

(1)图甲和乙实验为对比(对照、对比)实验.检测B中有无酒精生成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试剂,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2)若丙装置放在适宜光下一段时间,有色液滴会向右(左、右、不)移动.
(3)若要用丙装置测量幼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将植物换成等量的死植物,其他条件不变.
(4)为了进一步研究柑橘的光合作用影响因素.某同学观测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叶色平均叶面积(cm2气孔密度(个•mm-2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浅绿13.6(100%)826(100%)4.33(100%)
绿20.3(149%)768(93%)4.17(96%)
深绿28.4(209%)752(91%)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①C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C5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H].
②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增加叶面积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③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净光合速率,最后发生改变的是叶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如图1表示该植物固定和还原CO2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C5(或五碳化合物);a、b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C物质产生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上(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2)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同的特点是CO2首先被固定为C4,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干旱(或沙漠)地区.
(3)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白昼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还可以由细胞呼吸过程产生,产生CO2 的总反应式为
(4)如图2为某蔬菜基地测定的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曲线a中,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 (深或浅).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图2中,跨膜运输方式甲是自由扩散,乙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3)甘油、胆固醇等能很容易的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有关.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5)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甲、乙是同种生物两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减数分裂,乙是有丝分裂
B.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依次为2、4、4
D.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B.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
C.胰蛋白酶的分泌通过③方式进行,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两株同种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放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培养,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B.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在14点时三碳化合物含量比10点时高
C.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D.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集合图形中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是(  )
A.①②③B.C.仅①D.①和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