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及产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导弹”中具导向作用的是单克隆抗体
B.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都要用到酶
C.利用植物的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得到抗毒苗
D.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亍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足够数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
B.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
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依据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d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
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丘脑在人体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通过激素调节靶腺分泌也可以通过神经控制某些腺体
B.下丘脑可以感受渗透压变化,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水的重吸收
C.下丘脑能接受部分腺体分泌的激素的调节
D.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器官既能分泌激素还能参与免疫调节
B.体液调节就是激素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C.激素通过血液定向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
B. 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 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D. 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