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765  13773  13779  13783  13789  13791  13795  13801  13803  13809  13815  13819  13821  13825  13831  13833  13839  13843  13845  13849  13851  13855  13857  13859  13860  13861  13863  13864  13865  13867  13869  13873  13875  13879  13881  13885  13891  13893  13899  13903  13905  13909  13915  13921  13923  13929  13933  13935  13941  13945  13951  1395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

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一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的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三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DDT浓度的果蝇存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在环境条件(DDT)“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

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

实验二:将若干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的DDT分别处理每个家系中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中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为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中的一半。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中的另一半……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性的果蝇的父母及其祖先并没有接触过DDT。

通过实验二的分析,你认为:

(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蝇群体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之________。(前、中、后)

(2)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你认为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人类形成双胞胎的两种方法:

现有一对夫妻,其中妻子是血友病患者,丈夫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经B超检测是双胞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双胞胎与方式一相符,胎儿甲是男性,则胎儿乙的表现型与性别为___________。

(2)如果此双胞胎是通过方式二形成的。经B超检测发现胎儿丙为女性,则丙患血友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丁患血友病,则其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检测发现胎儿丙是一个白化病患者,则丁是白化同时又是血友病患者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大麦种子结构如下图(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机理是否与基因表达有关

假设: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与基因表达有关。

实验:

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下图(b)所示。

试剂:①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②放线菌素D(mRNA合成抑制剂);③亚胺环己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方法:设置三组,每组所用材料和加入试剂同课题一的实验组,定量测定生物。16小时后,其中两组分别加入亚胺环己酮和放线菌素D,另一组作为对照。

结果:三组实验结果汇总于下图。

讨论:①曲线b和c分别表示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后生成物量的变化。

②加入放线菌素D,最终和加入亚胺环己酮一样,都能抑制生成物形成,说明在种子萌发时的淀粉酶合成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影响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③曲线b和c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某农田中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植物吸收CO2的变化(Ⅲ)的数量关系,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Ⅲ与时间轴的交点c、e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a点的数值变化主要与夜间低温有关

C.从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e点有机物合成停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提高CO2浓度,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们不会在热泉中发现活着的嗜冷海藻,而经常可能在冷水环境中分离嗜热微生物。请根据酶的特性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和B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的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可能刚好完成有丝分裂

B.A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A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D.A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不一定是细胞质基质

B.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不是酶

C. 该过程中不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转运每种氨基酸工具不一定有多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10月5日,三位科学家因发现“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被一部分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构造,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    )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假设动物某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可表示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变化的是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果蝇的受精卵有8个染色体,其中4个来自母本,4个来自父本。当受精卵变为成虫,成虫又开始产生配子时,下面关于其中一个配子中染色体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4个来自父本或4个来自母本                B.2个来自父本,2个来自母本

C.一个来自一个亲本,另3个来自另一个亲本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