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9005  139013  139019  139023  139029  139031  139035  139041  139043  139049  139055  139059  139061  139065  139071  139073  139079  139083  139085  139089  139091  139095  139097  139099  139100  139101  139103  139104  139105  139107  139109  139113  139115  139119  139121  139125  139131  139133  139139  139143  139145  139149  139155  139161  139163  139169  139173  139175  139181  139185  139191  13919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组成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六种主要元素是(  )
A.C、H、O、N、P、KB.C、H、O、N、P、SC.H、O、N、P、S、KD.H、O、N、P、S、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来源于非生物B.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D.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②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③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
(3)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
VaVb2000
VaVa50120
VbVc100200
VcVc15050
VaVc10080
①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33%.
②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高低?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B种群.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A种群基因型多于B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SARS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在人体内环境中的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子代SARS病毒,合成其蛋白质外壳的原料都来自于人体细胞
B.b是抗SARS病毒的抗体,能特异性地与SARS病毒结合
C.c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
D.“SARS病毒→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X细胞→b”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____”填名称)
(1)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⑥]细胞壁[①]叶绿体和[③]液泡.蓝藻没有前述结构中的①和③(填序号).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②]线粒体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或糖类).
(3)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⑧]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分裂期该物质发生螺旋化,从而形态改变,被称做染色体.
(4)植物细胞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5)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⑤]中心体.
(6)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上进行,与其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还有(请填写图中序号)⑨、⑦和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增加细胞内膜面积
B.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C.将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分泌到细胞外
D.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会相互接触,进行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种群数量大于t1时,原因是在t1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捕捞后使鱼种群数量降至K2,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图中d点表示的是K值.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b,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d.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b点上;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a点之前开始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2)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A为1mol/L的甘油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面是几组同学所做的部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实验目的实验材 料所用试剂
A植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西瓜汁斐林试剂
B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菠菜叶无水酒精、SiO2、CaCO3
C植物细胞中脂肪的鉴定花生子叶50%酒精、苏丹III
D观察DNA与RNA的分布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E探究酶的专一性淀粉、蔗糖、淀粉酶碘液
F探究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9/ml蔗糖溶液,清水
(1)上述各组实验中,所选材料或试剂不合理的组别是AE (填字母).
(2)实验A-F中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是CDF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