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 |
B. |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 |
C. |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 |
D. |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品种 | 测定指标 | 营养液镉浓度(mg/L) | ||||
0 | 4 | 8 | 12 | 16 | ||
A | 镉浓度(mg/kg植物干重) | 10.11 | 10.20 | 15.12 | 19.33 | 20.33 |
单位产量(kg/亩) | 350.11 | 349.61 | 347.96 | 348.02 | 346.92 | |
B | 镉浓度(mg/kg植物干重) | 9.11 | 310.20 | 315.12 | 318.43 | 310.22 |
单位产量(kg/亩) | 349.21 | 348.65 | 347.77 | 347.92 | 346.00 | |
C | 镉浓度(mg/kg植物干重) | 11.14 | 313.32 | 316.16 | 317.47 | 332.20 |
单位产量(kg/亩) | 50.31 | 49.99 | 50.76 | 49.02 | 48.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亲本组合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比例 | ||||||
实验一 | 灰身刚毛(♀)×黑身截毛(♂) | 灰身刚毛 | 灰身刚毛 ♀ | 灰身刚毛 ♂ | 灰身截毛 ♂ | 黑身刚毛 ♀ | 黑身刚毛 ♂ | 黑身截毛 ♂ |
6 | :3 | :3 | :2 | :1 | :1 | |||
实验二 | 灰身刚毛(♂)×黑身截毛(♀) | 灰身刚毛 | 灰身刚毛 ♂ | 灰身刚毛 ♀ | 灰身截毛 ♀ | 黑身刚毛 ♂ | 黑身刚毛 ♀ | 黑身截毛 ♀ |
6: | 3: | 3: | 2: | 1: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
B. | 海豚和鲨鱼亲缘关系较远,外表相似,可用乙图表示 | |
C. | 甲、乙两图能够说明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 | |
D. | 判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物就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
B. | 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最终水解产物就是氨基酸 | |
C. | 红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不同,其中含有不同结构的蛋白质 | |
D. |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它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 | |
B. | 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 | |
C. | DNA分子同一条单链上的碱基A与T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直接连接 | |
D. | 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测蛋白质时,向样液中先加入CuS04溶液,摇匀后再滴加NaOH溶液 | |
B. | 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对紫色洋葱外表皮染色,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C. | 将叶肉细胞置于较高浓度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 |
D. | 将双缩脲试剂加入新鲜的西瓜汁中,经热水浴后西瓜汁溶液呈现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 |
B. | 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 | |
C. | 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 |
D. | 人在饥饿时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的跨膜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协助 | |
B. | 运输乙的载体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 |
C. | 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图中乙物质的运输方式不同 | |
D. | Q点时细胞吸收乙物质不需要消耗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 |
B. | 植物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 | |
C. |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一个大肠杆菌只对应于细胞层次 | |
D. | 一株水稻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