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9689  139697  139703  139707  139713  139715  139719  139725  139727  139733  139739  139743  139745  139749  139755  139757  139763  139767  139769  139773  139775  139779  139781  139783  139784  139785  139787  139788  139789  139791  139793  139797  139799  139803  139805  139809  139815  139817  139823  139827  139829  139833  139839  139845  139847  139853  139857  139859  139865  139869  139875  139883  170175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某种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K+,Cl一的通透性,促使K+出细胞、Cl一进细胞。其结果是突触后神经元

A.抑制 B.兴奋

C.既不兴奋,也不抑制 D.以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

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

C.严寒环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

D.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填编号)中。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 (填编号)。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 期和 期。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光照充足时,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 (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填编号)中。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 (填编号)。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 期和 期。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光照充足时,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 (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实验步骤:

①用切片机将红甜菜根切成厚薄一致,大小相同的切片,然后将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②再将切片放在10℃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中花青素浓度成正相关),结果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①中,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的各组切片要求

(2)根据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物质A也能促进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

Ⅰ.材料用具:红甜菜根切片、清水、恒温水浴锅(花青素吸光度的测量方法不作具体要求)物质A溶液、烧杯、吸光度测量仪。

Ⅱ.补充完成实验思路:

Ⅲ.请用合适的直方图呈现支持该观点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1905年,E.B.Wilson发现,雌性个体有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其中一条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不同,称之为Y染色体。1909年,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一:将这只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红眼雌果蝇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的那只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下一代。

请分析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一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2)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3)在实验一的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参考E.B.Wilson的发现,提出合理的假设:

(4)仅从实验二的预期结果看, (填“能”或“不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相关基因用A、a表示)

(5)请利用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材料,设计一个能验证你假设的最佳杂交实验方案:

(只写出杂交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2001﹣2011年对祁连山北坡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群落演替过程的观察研究,在地貌相对一致、地形平缓的冬春草场,结合草地放牧管理和草地群落学调查,选取了四户牧民的西北针茅草地作为实验样地,分别为未退化草地(Ⅰ)、轻度退化草地(Ⅱ)、中度退化草地(Ⅲ)和重度退化草地(Ⅳ),绘制各样地概况和群落特征如下表。供试草地每年6﹣11月休牧,其余时间正常放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种群的特征包括 特征和 特征,群落中西北针茅和狼毒的关系为

(2)狼毒种群密度随草地退化而 ,种群高度也表现出 的趋势;西北针茅种群密度和高度表现出 (一致/不一致)的变化趋势。

(3)表格中统计该群落丰富度的方法是 ,西北针茅草地发生演替的类型为 ;在草原保护中进一步将休牧变为圈养,此措施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温度、光照对铜绿微囊藻和玫瑰拟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两种藻的净光合速率,可分析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及竞争优势。请分析回答。

(1)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证明:H218O中的18O进入葡萄糖的途径是 ;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是 。(用文字和箭头回答)

(2)由图1可知,玫瑰拟衣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两者在35℃时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的是

(3)图2为30℃时获得的实验结果,则:

①光照强度为630μmol?m-2?s-1时,限制玫瑰拟衣藻净光合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②预测35℃时两种藻类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在答题纸相应图中绘制相关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市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A B.B与b C.D与d D.XB与X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市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遗传实验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①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是高茎豌豆

②杂种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高茎和矮茎豌豆

③杂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④红眼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