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现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桦尺蛾的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
B.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蛾对环境的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的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内表示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B.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
C.图2轴突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9月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