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内蒙古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内蒙古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最终被水解成_________,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_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内蒙古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小时,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
(1)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_____小时。
(2)G1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_______(多选)。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 B.合成一定数量的R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如果细胞内存在DNA解旋的现象,则此时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__(多选)。
A.S期 B.G2期 C.分裂期中期 D.分裂期后期
(4)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能检出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__条。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HIV | 烟草叶肉细胞 | 烟草花叶病毒 | 豌豆根毛细胞 | |
碱基 | 5种 | 8种 | 4种 | 8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4种 | 5种 |
五碳糖 | 1种 | 2种 | 1种 | 2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分子式为C63H105O2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D.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象.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和DNA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质粒中都含有核糖
C.受体、限制酶、抗体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酶和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B.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
C.酶和ATP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
D.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 |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解离液、0.3 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D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E | 菠菜叶 | 丙酮、层析液 |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借助______________来观察;B组实验细胞核被染成_____________色,细胞质被染成_____________。
(2)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做D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______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多选)
A.视野选择不合适 B.取材时间不合适
C.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D.解离时间不够
(4)E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