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第三次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般能准确复制,其原因是
①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
②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周期的间期
③碱基互补配对是严格的
④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均和亲代DNA相同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第三次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该DNA分子不含15N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
A.复制完成后,具有15N的腺嘌呤共有1400个
B.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
C.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500个
D.含有15N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第三次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④DNA分子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双链片段被称为基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第三次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在D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一定不同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第三次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校髙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位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双亲全为双眼皮 | 双亲只有一位双眼皮 | 双亲全为单眼皮 | |
双眼皮 | 120 | 120 | 0 |
单眼皮 | 74 | 112 | 子代全部是单眼皮 |
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第 组婚配调査,可判断眼脸形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 。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遺传因子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査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遗传因子组成:
第一组: AA×AA、AA×Aa、Aa×Aa
第二组: 。
第三组 。
(3)某同学(5号个体)所在家庭眼睑遗传系谱如图,试推测3号与4号生一个双眼皮男孩的几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周考(9.18)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江西临川一中期中,1)下列结构或物质肯定不含核糖的是( )
A. ATP B. 酶 C. DNA D. 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周考(9.18)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蓝藻 ④核糖体 ⑤线粒体 ⑥高尔基体 ⑦S型肺炎双球菌
A. ②③④ B. ①③⑤⑦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周考(9.18)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河南中原名校一模,2)下图①~⑤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③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B. 若图中⑤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⑤过程发生在内质网
C. 若④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④这类物质只存在于动物细胞
D. 若②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周考(9.18)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安徽六校一次联考)下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1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是由图中甲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的
B.物质乙、丙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
D.结构2在有丝分裂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周考(9.18)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一诊】下列关于生物体和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线粒体是唾液腺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B.呈球状结构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