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核糖体又叫核糖核蛋白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关于对核糖体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蓝藻细胞的mRNA在转录形成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C.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
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离不开自身的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
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 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 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 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
B.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促反应速率加快
C.如果B点时反应体系加入少量同种酶,曲线不变
D.如果A点时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5℃,酶促反应速率可能按曲线②方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A.温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
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