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B.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据下表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分析,错误的是
亲本组合 | F1株数 | F2株数 | ||
紫色叶 | 绿色叶 | 紫色叶 | 绿色叶 | |
①紫色叶×绿色叶 | 121 | 0 | 451 | 30 |
②紫色叶×绿色叶 | 89 | 0 | 242 | 81 |
A.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
B.图中F2中从上到下含所列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9:3:1
C.图中F3内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2/5
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
C.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
D.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C.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
D.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
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
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
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
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B.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D.人体的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下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兴奋时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组成反射弧,其中肌肉和闰绍细胞属于效应器
B. 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在图中其它3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
C. 闰绍细胞转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 图示反馈回路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1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促进作用
B. 0.3mg/L脱落酸处理后秧苗的干重与鲜重相等
C. 0.5mg/L脱落酸对秧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 脱落酸处理对秧苗的干重影响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