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核能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
B.细胞核能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
C.细胞核的重要作用与细胞质没有关系
D.细胞核在该实验中表现出全能性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
B.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全部正确的组合是:
①绝大多数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生物体缺乏某种酶就可能出现这种酶缺乏症
②胰岛B细胞一定能产生酶;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③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都经过细胞膜分泌出去
④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⑤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⑥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⑦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A.②③⑤⑥ B.①④⑥⑦ C.①③⑥⑦ D.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③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④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去皮的苹果研磨过滤后的提取液中可检测出蛋白质
B. 盐酸处理染色体能促进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结合
C. 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于提取色素
D. 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蛔虫细胞呼吸作用产物的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
A. “体验细胞膜的制备”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O4的作用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男性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核DNA数目比值为4∶1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
D.染色单体数比值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4N、0、2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最多
C.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两极移动
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
B.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BC段
C.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的加倍发生在DE段
D.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有另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
A.1/2 B.1/3 C.1/4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