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薄原生质层的植物细胞全能性较高
B.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的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发挥作用
C.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需要在无菌的蒸馏水中进行
D.外植体必须经过灭菌后才能接种到培养基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部分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等待一段时间,甲细胞会进入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研究的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C.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证明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雄果蝇(2N=8)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细胞(I—IV)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I→II期间最易发生基因突变
B.在II阶段的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在IV阶段的细胞内,能发生基因重组
D.在II、IV阶段的细胞内,都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
B.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产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抗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4 B.1/8 C.1/16 D.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
B.与基因型abd精子完成受精后,该细胞只产生基因型aabbdd的受精卵
C.形成干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D.在该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能观察到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碰对的三条染色体中,若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定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不能选择减数第一次分裂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后,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岛屿的环境差别是地雀喙进化的内在因素
B.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并决定地雀的喙进化方向
C.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
D.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基因型进行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得部位
D.人体内体温调节需要神经信号和激素信号的共同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