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捉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300只 C.200只 D.40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细胞呼吸而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乙1→乙2…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丙中生物的生活方式为腐生或寄生
D.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B.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
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①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最终被分解者利用,还有一部分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闻鸡起舞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稻田生态系统是某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B.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及其无机环境
B.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