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中蛋白质的 序列,据此可利用 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 、 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 酶
和 酶。
(3)将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 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 (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
B. 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 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种类差异很大
D.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B.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C.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 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上学期周五统练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上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获得图B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接种前要进行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