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彻底水解可产生3种有机物
B.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ATP
C.虽然所有细胞合成ATP的途径都相同,但它们消耗ATP的途径是不同的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与酶、ATP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
B.酶、ATP都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C.洋葱鳞片叶肉表皮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D.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调节作用后并不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
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温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试验编号 | 探究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①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②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③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④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下,淀粉酶分解淀粉产生的生成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B.乙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若该反应过程中pH下降,则b点下移,a点左移
C.乙图中若该反应过程中温度适当降低,则b点不移动,a点右移
D.甲图可以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乙图中a点后曲线变成水平,表明底物已被消耗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段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将被大量消耗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B.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H]的积累
C.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
D.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少量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