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1680  141688  141694  141698  141704  141706  141710  141716  141718  141724  141730  141734  141736  141740  141746  141748  141754  141758  141760  141764  141766  141770  141772  141774  141775  141776  141778  141779  141780  141782  141784  141788  141790  141794  141796  141800  141806  141808  141814  141818  141820  141824  141830  141836  141838  141844  141848  141850  141856  141860  141866  141874  170175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一类细胞不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A.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皮肤表层死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液对病原体的抵抗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效应B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是由于细胞表面没有各种受体

C.唾液中的溶菌酶可对外来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

D.记忆T淋巴细胞可直接攻击被病原体侵染的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IV只能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

B.H1V可以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C.人体感染HIV后,一般短时间内就会发病

D.志愿者在接种HIV试验疫苗后,体内出现相应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起源于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

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C.效应B细胞和B淋巴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MHC分子标志

D.病毒(HIV)主要攻击效应B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中有一种Toll基因,它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样受体。Toll样受体能感知入侵的外来微生物以及机体内变异的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是一个大家族,迄今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13个,可分布在20多种细胞上。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Toll样受体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参与

B.Toll样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C.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种类不同

D.Toll样受体的作用不同于白细胞介素-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非逆转录病毒),目前感染该病毒主要的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若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

A.可以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B.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

C.EBV增殖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埃博拉康复患者体内检测到的抗体由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分泌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一些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

B.辅助性T淋巴细胞必须依赖自身MHC分子识别呈递的抗原

C.成熟B淋巴细胞的致敏必须有蛋白质类抗原与膜抗体结合

D.只有巨噬细胞才能呈递抗原-MHC复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

B.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巨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壳

C.甲细胞直接感受抗原刺激会产生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

D.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其中枢位于 。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构建一坐标图,并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血浆中胰岛素浓度(μU·mL-1)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血糖浓度/mg·mL-1

0.75

1.25

1.10

0.90

0.75

0.75

(4)胰岛β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

(抗体1/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 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