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
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为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则关于以上两种情况,说法正确的是一项是
A.属于基因突变,且两种情况都发生在精子中
B.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卵细胞中,后者发生在精子中
C.属于基因突变,两种情况都发生在卵细胞中
D.属于染色体变异,前者发生在精子中,后者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②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但卡诺氏液效果更好。
③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④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失败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二倍体植物需要经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形成四倍体植物
D.测定四倍体植物的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时只需测4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进行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类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父亲 | + | - | + | - |
母亲 | - | + | + | - |
儿子 | +- | + | + | +- |
女儿 | +- | - | + | - |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去除生物体细胞中有缺陷的突变基因
B.运载体上抗性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对运载体是否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C.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必须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D.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却产生了定向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根本上看,如果没有突变,进化就不能发生
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进化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植物甲);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底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植物乙),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甲、乙。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A.为适应不停的土壤酸碱度条件,两种植物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进化
B.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不同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将物种甲引种至pH较低的地区后,可再次发生进化形成物种乙
D.只要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现型 | 黄色 | 灰色 | 黑色 | ||
基因型 | Aa1 | Aa2 | a1a2 | a1a2 | a2a2 |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为 。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 。
(3)假设进行很多Aa2×al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 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 色雌鼠杂交。
② 。
结果预测:
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
②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