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03/NaHC03、NaH2PO4 /Na2HP0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刺激后的神经经纤维膜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B.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
C.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彼此影响,并随传导距离延长而变小
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K+内流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B.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上的生物电现象,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丙两处表示未兴奋区域,乙处表示兴奋区域
B.膜外电流的方向为甲→乙,丙→乙
C.乙处产生的兴奋,能刺激甲、丙两处产生兴奋
D.甲处膜外只存在阳离子,乙处膜外只存在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大脑、小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某人的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时,导致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仍能写字、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则可能是下图的哪个区受损
A.W区 B.V区 C.S区 D.H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在b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电流计①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流计②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