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时,人们惊慌失措,争相躲避,这时人体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②体温快速升高
③高级神经中枢高度兴奋
④机体耗氧量增加
A.只有一项正确 B.有二项正确
C.有三项正确 D.有四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健康人体中尿的形成及其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尿除了不含蛋白质外,其余成分与血浆基本相同
B.原尿中的尿酸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C.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比终尿低
D.原尿中Na+含量与终尿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直接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人体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肠道中的A进入肝细胞至少通过4层生物膜
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肾上腺素不能促进6过程
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的pH明显降低
D.血液中A浓度较高时,可在肝细胞内合成糖原,该过程同样可发生在脑细胞和肌细胞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①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②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
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和少量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病人注射青霉素前要做
“皮试”,即将少量的药液注射于前臂掌侧皮肤中,观察是否出现局部过敏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有青霉素过敏史,一般不使用青霉素治疗
B.若第一次做青霉素“皮试”无反应,则终身可以使用青霉素
C.对青霉素“皮试”有反应的患者,体内存在相应的抗体
D.首次“皮试”无反应的患者,再次“皮试”可能出现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如果感受器、A、神经系统、C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效应器或靶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二上双周练四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